第五五一章 关于政体的讨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五一章 关于政体的讨论 (1 / 3)
        铁路建设队伍在摸索中成长,城的铁路建设周期比民国时期略短,但施工手段要先进的多,人力也充足,所以进度会越来越快。

        在二十一世纪,排除隧道建设的因素,国家建设一百公里铁路的周期只需要两个月,当然本时空是不可能的。

        崇祯问道:“这铁路还能运人?”

        火车到天津只需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也就是说当天就能打个来回,崇祯不禁有些心动,这出门真是太方便了,是不是该去天津转转了?

        “当然能运人。”王越道:“天津的铁路通行后,按照计划往南延伸,可以一直修到南京的长江北岸浦口。长江大桥是否有能力修建,还在论证中,不过问题应该不大。这只是时间问题。有了长江大桥,火车可以直达苏州和松江的上海县。如果全线通车,预计从京师乘火车到南京只需要十五个小时,到达上海县需要十九个小时。”

        六十年代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纸已经没有了,不过一些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这就能缩短设计周期。不要小看了明代的桥梁技术人员,明代的许多桥梁可是历经几百年不倒的。

        王越描绘的前景令崇祯神往,修桥铺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何况是铁路这么便捷的交通工具,崇祯当然举双手赞成。

        “需要朝廷配合的地方。。思华尽管开口,朕一定鼎力支持。”崇祯道。

        王越道:“关键在征地,北直隶和江北路段需要当地官府配合。从明年开始,还有几条铁路也将进入规划阶段。即京师到大同、京师到山海关,京师到保定这几条线路。”

        石景山工业区的钢铁厂到明年年初,产能就能达到设计产能的年产五十万吨。除了造船厂开始逐渐引用钢材造船,铁路建设也能消化产能。

        崇祯点点头道:“思华可以将这些计划写个条陈,递交内阁商讨,朕定会极力促成此事。”

        “谢皇上!”王越道。

        铁路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治安军会分列出一个部门专门用于护路。其实王越有军力做后盾,本来是准备单干的,既然崇祯愿意支持,也许会省去很多麻烦。

        车队通过铁路地下通道,继续向石景山工业区而去。城到石景山公路段早已不是两年前的荒郊,一路上来往的公交车、货车、自行车和行人川流不息。

        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焦化厂、水泥厂、玻璃厂……这些厂子的规模都非常庞大,崇祯也只能走马观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