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商榷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九章 商榷 (3 / 4)
        但在高宗就位时,颁布了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但他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关系,已经根深蒂固了。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随后逐渐衰落。

        只是这种制度下的门阀,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

        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

        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

        所以到了高宗时期,他们的影响力依旧不能小觑,这就是他要颁布法令禁止的主要原因。

        这五姓七家之间,甚至通过共同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

        可见,大唐皇室对他们的深深忌惮之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听到李之进一步解释前来目的后,在座之人均神情越加振奋起来,他们很明白其中的好处,而且有太平公主这一支皇室势力加入进来,岂不是意味着士族又有了重新崛起的可能。

        当然这些人哪一位也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岂能看不出其中门道,眼见得武后登基坐殿再望,皇族李姓即将面临何等局面,他们可是心知肚明。

        内里风险不言而喻,势必会遭受到武氏的打击,但在山东这一亩三分地上,他们同样深信不论李姓皇室,还是武氏天下,都不敢轻言镇压,因为一旦做出决定,带来的只有一时间的内战纷争。

        因此这些人尽管表情激奋,却无人首先开口,都以为到其中的机遇与危机并存,此时并非表明态度的时候。

        李之也不着急,而是耐心的解释,并不时添入他的个人分析,以及对未来局势的判断。

        听着听着,这些人也渐渐明白过来,李之话里不少关乎于武后的编排,并不忌讳在他身边的普通太平公主。

        这就说明,此位武后的爱女与身边红人,还是心向李姓,李之对于李姓皇族的意义代表着什么,他们清楚的很,如此看来,李之已经在开始为日后的李姓皇室崛起布局了。

        即使不是朝廷命官,根据武则天的年龄,也能大概推断出她至多在位年限,二十年也是民间最公认的猜测主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