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庐涤草堂与继源道长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庐涤草堂与继源道长 (1 / 3)
        
?不仅如此,鄂州城还是内陆七大中心城市之一,正清文绮堂早早晚晚会在此间设立分店,提前来到探寻一下详情,也是极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清绮郡主的舅舅况晏况贤文就在鄂州城,为武昌军观察使,地方军政长官,三品上大员,驻守鄂、岳、蕲、安、黄等州,是当地仅次于节度使的第二首脑。

        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为无旌节观察使的顶头上司,就像李之的两种节度使任命,足可见作为一等公的李之,权力之大,堪称朝中重臣。

        况晏的父亲,也就是清绮的外公况禀况善亦同样了不得,河西统领当地军队都督,大唐边境御戎国防重将,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因身体原因,外公况禀并未出席清绮的婚礼,但况晏率况家人赶过去了,闻知李之将有鄂州城一行,颇具盛情相邀前往一叙。

        有此人在,鄂州城此行必定也会顺风顺水,因而一路上李之二人的兴致很高。

        婺源至鄂州城仅有八百里不到的样子,若是快马加鞭,一个白天就可到达。

        但因沿途有一处潜山天柱山,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

        孙思邈就曾数次前往,而李之的目的却是那一地存在有新石器时期原始遗址,羡风交给他的道家秘传轻功法诀凌旋七步,就是得自于诸多遗迹中的某一处。

        而且佛、道两教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建观造刹,传道布经,他深深怀疑,那里或许就存在着修真界整体消失前的修行秘地。

        午时刚过,两人就可望见天柱山的高耸入云,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蓝天白云之下,有湖如明镜,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那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

        湖名曰之如锡湖,又名炼丹湖,与天柱山遥遥对望,泛舟其上,如入瑶池。

        炼丹湖的来历,源自于半山腰处的一处炼丹台,传说为东汉末方士左慈曾在此炼丹。

        炼丹台东南一座庐涤草堂,即为孙思邈前几次的寄宿之地,草堂主人叫做继源道长,是位三级大师境界的道家散修,不属任何派别的避世苦修之人。

        “就照你说的,今晚我在庐涤草堂借住一宿,明日里返回来再度启程!”孙思邈眼望波光粼粼得远处,神情若有所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