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史慈 (1 / 6)
既然现在张琰已经提前离任了,而新任青州刺史赵二与东莱唐太守的关系还不错,那么太史慈也就没必要再躲着了。
太史慈虽然走了,但家还在这里,可以叫他回来嘛!
之前赵二跟刘备说了这事后,刘备也很敬佩太史慈的义气与智谋。既然是如此的人才,那哪有不收过来的道理?
于是刘备亲自来到太史慈家里,发现他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刘备便好好问候了太史慈母亲一番,并赠送了一些钱粮布帛,还嘱咐人定期去看望她。
刘备讨好人的本事自然没得说,太史慈母亲不过是一个寻常老太太而已,她几乎是一见面就被刘备所折服了,事后连连对左右邻居称颂刘别驾是个大好人,品德高尚!
一段时间后,刘备再次看望她时,便建议道:“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令郎久在辽东实为不妥,何不写信召其回乡,也好使其能够安心尽孝?”
太史慈母亲觉得有道理,她也知道刘备是想招揽自己儿子。不过她认为刘备是个仁德的人,可以托付。便写了信,召太史慈回来。
几个月后,太史慈终于回来了。
这个太史慈确实勇武,不仅近战能力强,还使得一手强弓,亦能投掷飞戟。可以说是远程、中距、近身三者皆能。
不仅武力好,骑术也不错,更难得的是,对水军也有一定了解,上船作战也不马虎,真是武将中的万金油啊!
收服太史慈倒是没费什么工夫。虽然历史上(包括演义里)太史慈跟刘备有过接触但没被刘备收服。
后世对这件事的猜测很多,有的说是因为刘备跟太史慈相性不合,有的说因为太史慈看刘备背弃公孙瓒而心中不耻。甚至还有的说是因为刘备那句“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说得太恶心…
虽然说法很多,但是实际上,还是一个恩义不够的问题。
太史慈是一个很重义气的人,只有别人对他有恩,他才会报之以义。在演义里,因为孔融照顾**,所以他替孔融去给刘备送信,解了北海之围,算是报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刘备之间并没有什么恩义牵连。是孔融请刘备来帮忙,欠刘备人情的也是孔融,与太史慈无关,他就是个跑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