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形势下的多面布局 (1 / 7)
梅州新币取代以往的铜钱铁钱,赵原的一系列布局之下,在蜀地已是大势所趋。
梅州新币的发行,最开始是以梅州的市场容量为限,在没有良好的统计市场所需的钱币容量方法之前,新币是以批次限量的方式的发行出去的。
梅州钱庄,在梅州,设有专门观察统计市场物价变化的机构,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端倪,就会暂缓一下新币的发行,出现新币紧缩,则会稍微加大该批次新币发行的数量。
而在梅州以外的蜀地,则没有这么完善的监察机构。所以在蜀地绝大部分地方,虽然在大量质优价美的梅州货物先导下,已经接受了梅州新币的地位。但是梅州新币,在这些地方,并不能很好的根据当地的市场来决定发行的数量。
而且梅州以外蜀地的范围,相比于梅州来说,至少有五十倍于后者,虽然很多地方,人口稀少,但是跟梅州城相似的城池,也有很多。
此时的蜀地,虽然经历战争流失了一些人口,但是蜀地的人口总数,还是有五十多万户,不低于二百五十万人。
而梅州及下辖各地,因为大量人口涌入,赵原在均田令实行过程中,已经统计了梅州及下辖各地百姓们的户籍,此时梅州的人口,已达十万七千户,人口达五十三万四千余人。
从人口数量来看,梅州已经当之无愧,可能已经成为了蜀地除了后蜀故都之外,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
赵原决定加大梅州新币在梅州以外的蜀地的发行,但是发行的数量却并不会盲目。
眼前的利益,比不上巩固梅州新币的地位重要。
在赵原决定加大梅州新币在梅州以外的蜀地发行之后,收到命令的梅州钱庄在蜀地其它地方的分号,开始了大致统计当地对梅州新币的需求量,同时,梅州钱庄的负责人,前来拜见赵原。
“买地?”
梅州新币的发行,除了直接兑换铜钱铁钱之外,赵原颁下的命令,让各地的梅州分号,大量购入适合的连片土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