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水镜司马徽(第三更)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水镜司马徽(第三更) (2 / 4)
        而对于刘冯的问题,封广非常干脆的说道:“这个臣到是了解,司马徽始终在襄阳城南三十里的一处小村内耕读,十余年来始终如一。”



        “嗯。”刘冯闻言点了点头,这也跟他了解的差不多。司马徽是隐士不差,但隐士通常穷苦,自己耕种土地那是大有人在。



        “派遣向导,我立刻启程往城南去见司马徽。”沉吟了片刻后,刘冯说道。



        “这?是不是太急躁了一点?至少也应该先派人去通知一声啊。”封广闻言小吃了一惊,说道。



        这可是规矩,不高而来那是非常失礼的。



        “这不告而来虽然失礼,但更显示出一种急迫的心情,也就更显诚意啊。”刘冯见此,笑着解释道。



        这招募人才,当然是有些手段的。你求才若渴,才会让人觉得知己啊。



        “诺。”封广先不觉得,但想了想却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啊。这似乎就是礼贤下士啊,心中不由大为佩服,举拳应诺道。



        应诺之后,封广就下去准备去了。



        不久后,刘冯出了镇南将军府,在一个向导的带领下,乘车往城南而去。



        襄阳一带,不仅繁华。而且山水颇为不错,一路上刘冯观山看水,这心情更加的不错。很快,这三十里路就走完了。



        刘冯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小村庄外。



        这小村庄是陈村,大约有一百户左右的人家,是很大的村庄,村中大部分的村民都姓陈,司马徽属于外来户。



        不过,根据刘冯的了解,司马徽在这座村中非常的有声望,说话比村长都管用。隐士虽然称作是隐士,但有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导人向善,从而赢得村民的尊敬。



        这种例子多不可数。



        如老子,他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他在某个地方呆久了,这个地方的村民,就会显得与世无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