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趁火打劫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趁火打劫 (1 / 2)
        1912年2月12日,隆裕正式的在太和殿上,当着满朝的文武百官的面代表着还懵懵懂懂的小皇帝亲口的读着由袁世凯和孙中山共同商议,张謇亲书的退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份诏书在大殿上当众宣读之后,随即就被全文一字不差的通电全国,整个国家立刻陷入了一片沸腾当中。

        不过和绝大多数人兴奋还有激动不同的是那数百万旗人却在那里惶恐不安。特别是由旗人组建起来的禁卫军则显得更加的凄凉。

        皇上退位,普通的旗人失去的仅仅是一丁点已经经常发不出来的铁杆庄稼罢了,而禁卫军则不一样。皇帝的退位,就意味着他们作为皇家禁卫军的存在已无必要,他们失去了这份荣耀的地位还有养家糊口的工作。

        皇帝这边已经退位了,自然也就不会再关注这支禁卫军了,而袁世凯既然做出了逼皇帝退位的事情,对于这支基本上由旗人组建的禁卫军自然也是不会再放在手中用的。中国什么不过,就是人多,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袁世凯也不差这么一个镇的部队。因此这支本来作为皇家禁卫军享受着最精良的装备最优厚的待遇的部队一下子就像是没了娘的孩子。

        中高级的军官,这些年他们也捞够了,现在既然皇上都已经没有了,那么这支禁卫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他们同样也看不上到袁世凯那个逆贼手底下做事。所以诏书一下,这些人就收拾收拾东西,直接的跑回城里埋起头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而剩下的多为中下级军官还有普通士兵们,他们因为自身家庭就比较的穷困的原因,只能死守在军营里等待着。虽然明知道袁世凯不大可能会留下他们继续的吃这一份饷,但是没有到解散的那一刻,他们还是抱着一丝期盼或者说对于未来道路的恐惧。

        南苑大营,因为袁世凯害怕禁卫军留在城中会成为一支不安定因素,因此早在他成为内阁总理之后他就一点一点的将禁卫军各部以各种理由调出了北京,而换了由王士珍统帅的拱卫军作为京城的防御力量。

        而被调出北京城的各支禁卫军不管是以什么理由调出来的,最终都被集中到了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丰台大营里面。

        在丰台大营往北京的方向上,还驻扎着刚刚从湖北战场回来的北洋军第六镇,他们的任务就是死死的看住禁卫军,不让他们有任何可能飞过去重新的出现在北京城当中。

        不过至于往天津方向的那就很无所谓了,袁世凯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只要禁卫军不给他到北京城里捣乱,那么他就不在乎了。

        丰台大营里,在炮标所占据的一间营房里面,炮标的几个队官围拢着坐着,而坐在他们另外一侧的赫然就是秘密北上的张默。

        看着这几个犹如丧家之犬的禁卫军队官,张默在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来到了北方这段时间特别是和这些禁卫军相处之后,张默也觉得这些普通的旗人根本没有什么可恨的地方,他们和自己一样是普通的当兵的。

        当然虽然可怜他们,但是张默却不会同情他们,虽然他们都是普通旗人,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也都享受过旗人这个身份带给他们的好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