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三五 (2 / 4)
二十四只炉子里边,居然有五只都是宣德三年炉,另外还有两只也是宣德朝的,从各种细节上来看,应该是后期制作的。其余的十四只里边,有两只是明英宗和明代宗时期的,宪宗到武宗正德年间的也有三只,明后期的也有四只。
剩下五只都是清代的仿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只应该是嘉庆年间的仿品,在工艺上仿制的相当不错,算是在清代仿制的宣德炉中的精品了。清代在各个时期都有大量的仿宣德炉,其中在乾隆时期的仿品是最好的,也是最多的,现在市场上的清代仿宣德炉中,乾隆时期的价格都比较高一些,张辰也看过不少,却都没有这只仿的漂亮。
在这只多宝阁的后面,那只同样是摆放着各种香炉的多宝阁上,三十多只大大小小的香炉静静地等待这它们的主人到来。这些香炉确切的说要比前面的宣德炉更加名贵,无一不是金灿灿的诱惑人的双眼。镶嵌着各种宝石珠玉的炉身,在些微灰尘的遮盖下,珠光宝气依然是止不住地奔放而来。
张辰和宁琳琅挨个儿把这些香炉大致看了一下,这一看之下数字爱是让人有些快受不了了。这些香炉果然和刚刚远看时的遐想毫无二致,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炉子,囊括了从隋唐到明清的每一个朝代,尽都是皇家御用的器物。还有其它一些,都是历朝的皇帝赏赐给白马寺、相国寺等名刹的伽蓝,上边的铭文也都清晰地记录着当时的一切。
看来鬼子六也是一个宣德炉的忠实拥趸啊,后边这多宝阁上的炉子,有一多半都要比前边的那些宣德炉更有价值,不论历史研究价值,还是实际价值,都要高出很多。可他却偏偏要把这些香炉中最名贵那只炉王和那些宣德炉放在一起,可见他对宣德炉的喜爱。
这鬼子六是皇家贵胄,是身份显赫的第一亲王,又曾经是老皇帝属意的继承人,腹中满载经纶说是才华横溢也不算为过,在文玩一道上造诣深厚也是自然的了。不缺钱,又身在高位,这才能收集到如此的的极品珍玩,看来这座地下宝藏还真是不简单啊。
想到这里,张辰倒是有些想要赶时间了,找这边两只多宝阁上的物件儿来看,这地下建筑里边很可能都是好玩意儿,每一件都是值得仔细品味和欣赏的。接下来也就只好是简单看看,大致在心里有个数就好了。
只是眼前这些多宝阁就有一百多只,边上还有好几排的搁几。上边摆放的东西加起来怕不在三四千以下,这么一件一件地看下去,还真就不知道得看到什么时候了。
这鬼子六还真是识货,能被他收在手里的果然没有凡品。这一个多钟头下来,直把两人看了个眼花缭乱,脑子里除了与收藏相关的之外,已经是顾不上想其它的东西了。
宁琳琅看着眼前数以百计的座钟,带着一丝感慨的语气,道:“正所谓‘瑞士手表德国钟’,英国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要比德国早,但是德国的座钟却是最为出名。在黑森岭地区的施文宁根、富特旺根、特里堡,都是以座钟闻名于世的地方。真没想到啊,这个奕在一百多年前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收集这么多的德国经典钟表。这人也算是在收藏这一行里边的顶级高手了。
师兄你看,这边一共是三百一十六座钟表,其中有两百三十座都是德国钟表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他的也都是英国和瑞士钟表的代表作品。这其中有好多都是已经被认定为失传了的呢,真没想到能够在这里见到。这可是钟表收藏界的一件大事,师兄你这回又要引起收藏界的轰动了。”
宁琳琅毕竟是受国外的西方教育长大的,本身还是英格兰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什么“鬼子六”之类不雅的称呼怎么都叫不出口。而且对于张辰和卢俊义等人动辄就用之类的称呼。也不远与之为伍,可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是自己谨守自身而已。
张辰也对能有这么多的座钟感到吃惊,这鬼子六还真是有些眼光。在那个时候就能够走在所有人前面,开始收藏当时刚刚开始流行连在收藏行当里的小众都算不上的座钟。相比于关家的那位独自默默收藏民国金币的老祖宗,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把他放在现代社会,那可真就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了,成为收藏界的第一人也是不在话下的。
之前是关家的老祖宗,现在又是鬼子六,这两个人都是张辰所知道的人里边,在收藏鉴赏方面的大能人,不论放在何朝何代,都不可能被埋没了。还有那找齐了禹王九鼎,收集了九对月影灯,以及全套的《永乐大典》和数以万计珍玩的吴三桂,也是一个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在各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