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三座大山
过了会儿,泰昌帝睁开双眼,坐了起来,好像一下子健康了许多,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夸:“果然是仙药,仙药”又称赞道:“李可灼是个大忠臣。”说罢探出身来叫道:“李可灼”李可灼伏地轻应:“微臣在。”泰昌帝说:“朕服仙丹果然奏效,请你明天再进一丸来,大概就可痊愈了。”李可灼答道:“臣家中尚有一丸仙丹,但仙长曾指点过,需在第一丸后三天再进第二丸,臣当于三天后再献灵药。”泰昌帝说:“朕病好后,一定给你加官晋爵。”
自吃了李可灼的“仙丹”后,泰昌帝的病好似一下子被驱走了一半。两天来,他除了时常坐在龙案前养神外,居然还有两次走出了殿门。
三天前在皇上的催逼下,方从哲引李可灼进宫献药,虽然当时就收到了效果,但凭他多年的阅历,总觉得这似乎是心理作用所致,并不一定是药的神效。回到府中后,就有几位心腹幕僚前来打听qing况,他们都劝方从哲不要再引李可灼进宫。尤其是太医院的几位太医异口同声否定“仙丹”的作用,他们表示,如果首辅再引人送什么“仙丹”,他们就集体辞职了。
第三天一早,泰昌帝就派人催仙药,并发下圣谕,如果nei阁阻拦进药,就以抗旨欺君论chu。他才无可奈何地将李可灼召到nei阁,再三叮问,李可灼力保仙丹有神效,方从哲这才拉上韩火广一同陪李可灼进宫。
李可灼看泰昌帝服罢药,跪请他上chuang休息,泰昌帝却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用不着,朕今天jing神很好,李爱卿献药有功,来日定当封赏。”
本来已经康复了的泰昌帝,服了第二粒并非yu医进呈的红丸,在ye里猝然死去。
方从哲已预料到明早就会有无数指劾他的奏本飞进来,弄不好很可能被扣上一顶“弑君”的帽子。按明朝旧例,皇帝驾崩,遗诏需由nei阁首辅代拟。方从哲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利用拟遗诏的机会,申明服用红丸是皇帝自己的意见,把责任一股脑推到皇帝身上才算上策。
果不出方从哲所料,泰昌帝的暴卒引起了整个朝廷的注意,要追查皇帝死因的奏折两天之nei就达数百件。其中有的奏本已经公开指出,给泰昌帝服泻药的nei侍崔文升,最chu曾在郑贵妃属下任职,后来才由郑贵妃转荐给泰昌帝。崔文升竟敢用泻药摧残先皇,其背后必有人指使。
于是方从哲迫不及待地征得了阁臣同意,颁布了由他亲笔起草的遗诏。遗诏中以大行皇帝的口吻夸奖李可灼,并诏赐银币。遗诏一下,群qing鼎沸,朝臣们都知道遗诏出自首辅之手,无形中更把方从哲与红丸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十月中旬,追查“红丸案”的呼声达到最,礼部尚书孙慎行和左都yu史邹元标上了两道令人瞩目的奏疏,孙慎行指出:“从哲纵无弑君之心,却有弑君之罪。yu辞弑之名,难免弑之实。”这给追查“红丸案”元凶定了基调。6
方从哲SI来想去,他写了一道很长的奏本,一面仔细为自己辩解,一面十分诚恳地提出了退隐的要求。方从哲奏本递上去不到十天,天启皇帝的批准谕旨就下来了。十一月chu,这位执政八年的老臣,离开了京城。
泰昌帝的猝逝,使得yu史郑宗周、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等指此一事件与多年前的“梃击案”出于同一“jian谋”,即有人必置光宗其人于死地;刑部主事王之采更直指光宗之死与郑氏、光宗宠妃李氏等阴谋夺权有关。
???????
根据以上的那个破碎记忆的史料来看,郑贵妃嫌疑最大郑贵妃是福王朱常洵的母亲,而万历皇帝本来也是想把皇位传给朱常洵,况且整个朱常洵眼下是一个喜欢广结武林中人的王爷,传说现在道教的欠款福王朱常洵也有资助。
要查红丸案,万历皇帝的郑贵妃是一个难以询问的对象,宫中还有一个难以绕过的钉子户李康妃——明末三大奇案移宫案的主角。
明光宗朱常洛最宠爱的妃子,天启帝的养母,生皇四子朱由模、乐安公主朱徽媞等。chu为选侍,史称西李。
天启帝在母亲王才人(即孝和皇后)去世后,由西李抚养。崇祯帝在母亲刘淑女(即孝纯皇后)被父亲谴死后也曾交给西李抚养,后因西李生女,改由东李抚养。
关于移宫案历史是这样记载整个钉子户女人的——
‘万历四**(1620年)七月,万历帝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即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帝即位后,其子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一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yu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1620年九月chu六)举行登基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
朱由校yu乾清宫登基大典日期迫近。至chu五日,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nei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nei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nei的哕鸾宫。九月六日,朱由校yu奉天门,即皇帝位,改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史称天启帝。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