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第627章荀彧出任户曹掾典韦来投亲卫营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27第627章荀彧出任户曹掾典韦来投亲卫营 (3 / 6)
        袁薇捧了茶水出来,见他独立在树下微笑,好地问道:“夫君在想什么?”

        周澈接过茶水,抿了一口,指着从树垂下的枝叶,笑道:“春风日暖,石榴葱茏,我在想也许离花开结果之时不远了。”

        袁薇不知他此话暗有所指,俏笑说道:“石榴开花在四五月,还要好几个月呢!”

        周澈哈哈一笑,说道:“是啊,还要好几个月呢,但春天来了,离开花结果还会远么!”

        ……

        郡诸县的名儒、士子齐聚阳翟,满城衣冠人士。周澈在值的路,目之所见多是高冠长衣的儒生,碰相识的人,他们在路彬彬有礼地行礼问候,恍惚间,这座城竟不似一座刚刚经历过严酷战事的城池,而竟似一座来往无白丁、谈笑皆鸿儒的化之城了。

        这天下午,王允子在太守府里召开举办了讲经会,各县来的硕儒登堂演讲,彼此辩难。周澈、曹操、荀彧、荀攸、李宣等晚辈子弟坐在堂下旁听。

        周澈虽是生长名门,自幼常见名士、宿儒,但在这一场讲经会,在这堂却是听得如痴如醉。起初诸家硕儒还只是限於讲经,到了后来,从讲经又到辩论律法,又到讨论礼乐,精彩纷呈。孔融、荀爽本来在旁听,后来应诸家名儒之请,两人也分别登堂讲论,与人辩难,荀爽的《易》独出机杼,令满堂士子叹服,无人能难之,而孔融却先是与钟繇的一个长辈讨论“孝”,接着又与阳翟郭氏的一个士子讨论律法,并赋诗一首。像大多数的天才,孔融感兴趣的东西很多,在各方面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多才多艺。

        这场讲经会原定晚结束,却一直到次日午才因几个老儒精神不济而告一段落。王允本只打算办一天经会的,但因与会之人意犹未尽,不愿此结束,而且郡各地的士子仍旧有不断赶来参与的,在全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故此,一再延续,连续召开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周澈只要有空和荀攸、荀彧等去旁听,听到最后,他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与会的这些硕儒们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如大多擅长辩论,大多博通诸经而不专一经,大多兼习儒、法两家,而且在各种问题,他们的观点大多殊途同归,有着令人惊的相似。细想之下,这却也不足为。颍川郡的士族多是累世的情谊,如荀氏、陈氏、钟氏,其族的名士平时常在一起探讨学问,长久下来,彼此之间自是分歧日少、相同日多。

        周澈心道:“颍川受战国时法家遗风的影响,士人不孜孜於固守经学,做一醇儒之士,而是大多兼通儒、法两家,彼此又来往密切,在学问的观点大多一致,志同道合,这也许是颍川士子后来结成一个政治集团的缘故吧!”

        颍川在战国时属於三晋之地,三晋尤其韩国是法家的心,申不害、韩非子的故里离阳翟只有几十里地,本朝以来,通过世传“法”,也即法律而任官达三世或三世以的世族屈指可数,不过五六家,而颍川有三家:阳翟郭氏、长社钟氏、颍阳王氏。受法家锐意进取、以法治国、崇尚权谋、维护央集权等思想的影响,颍川士人以儒学为经,以法学为纬,积极参政,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党人之颍川人为数甚多,“八俊”里李膺、杜密、荀昱都是颍川人,当年太学生的领袖贾彪也是颍川人。因具此崇法家、尚权谋之传统,到了三国风云际会的时代,颍川士人自脱颖而出,曹操引古人之言,说:“汝颍多士”,直到晋时,祖逖之兄祖纳还说:“我汝颍之士利如锥”。

        从硕儒们的共同点,周澈想到了这些,又从这些想到了军将要兴办的随营学堂。请荀攸做主讲,荀氏也是兼修儒、法两家,教出来的学生绝不会是腐儒,可以预见这些将来的学生们必会成为他日后的一大助力。

        三天经会罢了,各县士子归家。

        周澈送荀衢、陈纪等归去,送到县界,送走了荀衢、陈纪,周澈和荀彧、荀攸等回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