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内斗(上) (1 / 4)
(有事耽搁,见谅!呵呵!)
受到扰动的“历史”像是催产剂,不仅催生鬼子对沪宁杭的异常攻击,也引发我方在沪宁杭防御部署一系列调整。
蒋委座作为国家元首,尽管只是名义上的那种,但是被不同的人群寄予太多厚望,就像是一尊雕像在香烛缭绕中熏久了,也有了那么些灵光。
一面边部署精锐部队全面接防沪宁杭,一边加快“日中和平”促进。
在部署防御方面,采纳了陈诚、张治中这两位大功臣的建议,没有再采用“历史上”左中右、江防、首都防御区分,而是将沪宁杭及周边统一划分,形成波浪线防御体系。
不过,在兵力调派上,很有意思。
原本担任上海前线右翼防卫任务的67军,在鬼子的狂轰滥炸中损失不小,却没有被列入换防休整名单,而是拆散相对完整的3个警备旅,抽调部分作为补充之后,用以南汇三角地带驻防。
也就是说,东面白龙港、老港、东门港至拓林之间的滩头防御,西面川沙、周浦、奉贤一线为界,算是加强后的第六十七军防区。
这令经过裁汰,却又“归建”的东北军官兵,有点喜出望外。
作为军长的王以哲,明知是委座还在玩消耗杂牌军手段,怒从心起,却又无可奈何。
蒋委座这回没有软禁张少帅,还让其出任京沪警备司令一职,何柱国的骑兵第二军摆在南京近郊,说是拱卫首都,第四十九军则驻扎广德一线作为外围机动兵力。
整编后的东北军六个军,只摆一个上第一线,还有什么牢骚可发?
而且张少帅派人密嘱,说是委座口头许可,只要八路军特勤旅同意,可以自行兵员调整。
郁闷不已,王以哲只好秘密派人找上吴毅,要求特勤旅吃下的那三个残旅原东北军官兵归建,而六十七军加强的原西北军官兵作为交换。
收下那三个残旅之初,吴毅就知道蒋委座不会善罢甘休,只是与王以哲秘使一番交涉,便将经过一个多月整训的二千余人交付,换回同等数量的原西北军官兵。
这使得王以哲部,甚至是张少帅都心存感激,表示只要特勤旅有用得着的地方,东北军上下必定竭力相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