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西风烈烈大派送(三) (1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西风烈烈大派送(三) (1 / 8)
        (ps:由衷感谢支持的书友!郑重感谢投了“年度作品”票的书友筒子、在百度百科为“兵锋无形”建立词条的“摆渡钱塘江”网友。大家的支持,让老沈有信心利用难得的休假时间,完成几部历史、军事小说,一圆多年来的畅谈心愿!将来的一年,将是老沈频频“著作”,献丑、叨扰大家的一年。老沈恳请大家多多支持!)

        苦力们居住的茅草屋,吃喝拉撒睡全在内。

        开饭的时候,充当杂役的苦力抬着几桶杂合面窝窝头、刷锅水下去,往茅屋前的空地一摆了事。

        抢到的,躲进屋里填饱肚子,打个饱嗝,转身就睡。

        抢不到的,只有趴到山洼子那眼山泉,咕嘟咕嘟灌一肚子的水。

        倒在草堆里捡几根草根嚼嚼,盘算着第二天一早,如何先下手为强,抢得一口。

        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忍饥挨饿一整夜,动作慢了点的,往往想依持自己身强体壮,抢夺他人口中食。

        于是,自发形成的几个松散团伙,就在这牲口棚似的地方出现了。

        之所以说是松散团伙,是因为这些苦力来自各地、各个行业,缺乏地域纽带、共同语言,而且小鬼子也容不得有组织的团伙出现。

        苦力们只是凭借鬼子强加于他们的“工作班”编制,两个或三个平时伐木配合得多的班,松散地形成一个小团体,在抢食时相互照应些。

        或有意紧密地拥挤到一块,挡住其余人等,好让自己这个团伙的人多些抢得的机会。

        或是在其他人想要倚强凌弱二次争抢时,一起出面恫吓、厮打、制止。

        新来的老少爷们有点怪,他们虽然也不例外地抱团,但是抢得食物之后,无论多少,都是几十个人匀匀分了。

        绝不像其余团伙那样,抢得多的仅仅少量施舍团伙成员。

        包括鬼子在内,都以为这几十个人来自法库、调兵山、北镇、黑山县一带,说不定他们在家时就认识,并不以为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