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忽悠老丈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忽悠老丈人 (1 / 3)
        整整一个晚上,杨霖的中军大帐里人来人往的就没断过溜儿,除了他手下的谋臣武将,宋老生终于也放下了戒心领着人跑了过来。而晋阳的城头上一会儿缒下来几个李渊的心腹谋士,一会儿又缒下来几个河东军的大将,最后连就地遣散的右侯卫的人也跑进了杨霖的大帐。中军大帐的灯火直到四更天才熄灭,杨霖顶着俩黑眼圈刚爬进寝帐眼睛还没闭上,亲兵们就冲进来七手八脚的给他顶盔掼甲——干活的时间又到了。

        在晋阳南门城下二里外,已经连夜搭起了一排大帐篷,杨霖哈欠连天的站在帐前啃着一个没滋没味的蒸饼,等着他好不容易凑齐的各路大神前来开会。

        卯时刚过,晋阳城南门大开,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带着裴寂、温大雅、刘文静、窦琮等数十人鱼贯而出。在他们身后十几丈外还跟着七八个右侯卫的郎将,满脸都是充满着犹疑和戒备之色,直到在那排帐篷前看到了刻意跟杨霖他们保持着距离的宋老生等人,才稍稍放松了警惕。

        众人只是简单的见了个礼,寒暄了几句,就默契的按照事先的安排分别钻进了不同的帐篷,先进行单独的密谈。

        杨霖自然是被李渊逮个正着,一进帐篷杨霖还来不及大礼参拜,李渊就迫不及待的凑过来问道:

        “贤婿,你如今真的有十几万人马了?”

        得,一上来就被这老倌占便宜,贤婿喊得那叫一个亲热,不过杨霖跟人家闺女拉拉扯扯的就差把儿子生出来了,这个便宜也不算白占。可是老丈人下边的话怎么听都是想占便宜的意思,杨霖这个便宜女婿的肚子里不免有点打鼓。

        “这个……阿爷(注1)说得既对也不对。咱爷俩算算哈——原来磨坪山上有四万来人,小婿还了您三千,又划拉到一万多,现在满打满算有五万人。后来小婿在榆次跟高君雅打了一仗,抓到了九千多,投靠过来的雁门边军有八千,楼烦、雁门两郡的郡兵有一万出头,这差不多又有三万人。除此以外就是自愿参战的各地民军,有四万多人,据说在楼烦、雁门还有几万人等着我们去汇合,剩下的就是运输粮草辎重的民夫,大约也有几万人。这样算起来,二十万也有了。”

        “这个这个……贤婿不亏大才,短短时日麾下便已经兵强马壮了,实在是让老夫自愧不如啊!”李渊兴奋的直搓手,嘴里虽然还在谦虚着,不过杨霖看他那眼神跟饿狼似的冒着绿光,像是打算一口把杨霖吞下去似的。

        “哎呀阿爷您真是高看小婿啦!这些兵马大都是因为小婿打着抗突保家的旗号才汇聚到一起的,一旦把突厥人打跑了或者是这面大旗倒了,这些人还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啊?谁还把小婿当盘菜?小婿这也就是打肿脸充胖子,逞一时的威风罢了。”

        “贤婿此言大谬!”李渊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道,“这些人既然落在贤婿手里,岂能再让他们跑了?无非是用些收买其首脑、分化其部属以及相互利用的手段,不难将其收入囊中、为我所用。”

        “这个……阿爷深谋远虑,小婿自愧不如。”杨霖一看老丈人已经明目张胆的要下手了,赶紧奉上马屁一记,然后话锋一转又道,“可是阿爷有所不知,小婿麾下这些兵马成分复杂,所求各有不同啊!比如那些府兵向来与阿爷的河东军关系不睦,如今又归乡心切,若不是小婿以军人天职、保家卫国的大义激之,以战获自取、战后重赏的厚利诱之,恐怕早就一哄而散了。再比如边军那些鲜卑蛮子向来对我大隋朝廷都是听调不听宣,而且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阿爷又有什么办法能使之为我所用?倒是那些郡兵和民军,阿爷可以想想办法。”

        李渊仔细琢磨了半天,也觉得杨霖说得有理。那些郡兵和民军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十万人,而且大多是出身河东本地的良家子,都是最好的兵源,稍加训练就是一支精锐的子弟兵啊!李渊越想越兴奋,竟是不顾杨霖就在眼前,转头就想去找那些郡兵和民军的首领,施展他的分化收买大计。

        “哎哎——阿爷稍候!阿爷啊,小婿跟您商量个事。您看,小婿已经把麾下的半数兵马尽数交给阿爷您了,原来在磨坪山上的那几万号人您老是不是就别惦记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