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把武器租借给商人? (3 / 4)
他的提案,不管是致力民生,还是开埠事宜,都说的很是明白,不过,他的方法倒是和范复粹差不多,也是开船厂,将船只以低价卖给商人。但是,在对商船的保护上面,却是拿出了不同的方案。什么方案呢,范复粹是将部队借给商人,收取保护费,汪乔年却是不给部队,只租借武器,收取租借费用。出海之时,向朝廷交付押金和提供担保,缴纳租借费用,回航进港,将武器交还,领回押进,如果使用了炮弹或枪弹,用了多少,就偿还多少费用。
这个提案,对商人来说,要比范复粹的还好,毕竟租了朝廷的部队,到了船上,就得像祖宗一样供着,好吃好喝的招呼,而且这部队素质如何,也不好说。可要是可以租借武器,自己带着人出海,那就另当别论了,哪个大商人家里没有一些护院,他们的护院,都是训练有素,能力甚至在军队之上。说句不好听的,想弄点武器,也不是不能,只是出关的时候,检查的严,谁敢携带。要是朝廷愿意租,这样一来,持武器出海,就等于合法化,有了自己的武器在海上,不受约束,既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买卖,也可以干点无本钱的买卖,这何乐而不为。
能成为商业代表的商人,都属于大商人,家里有的是钱,对他们来说,自然喜欢。不仅是五位商人议员,那些勋贵也很高兴,他们的想法其实和商人一样,虽然说雇佣朝廷的部队出海,朝廷的士兵也不敢在他们的船上造次,可要是想做点无本买卖,那就忌讳太多,毕竟朝廷的部队也是外人,人多嘴杂,天晓得会不会说出去,。
可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不到二十,相貌英俊,落落潇洒。诸葛相,国子监的一名学生,监生也分三六九等,他是秀才监生,在国子监叫作贡生。不过诸葛相文采风流,在北直隶颇有名声,甚至有人称其为北直隶第一才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因为如此,诸葛相为选为士林中的议员,参加议会。
“汪大人,学生诸葛相,是国子监的贡生,士林推出的议员,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诸葛相说道。
“原来你就是诸葛相,你的名声,本官也颇有耳闻。不知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本官。”汪乔年客气地说道。
“学生想要问的是,如果将火炮、火枪租给商人,那一旦有不法商人,使用这些武器在海上作恶,那该如何?谁都知道,现在只有日照一处开埠,加上松江,也不过两处港口,海外贸易,十分赚钱,偷从别处出海上岸的商人,肯定会有。现在他们手里没有武器,想要走私,一旦遇到朝廷的巡逻战船,只能乖乖束手,可要有了武器,回航之时,不从松江登陆,反从别的地方偷偷登陆,假使遇到官军,便有了反抗之力,到时势必给朝廷带来伤亡,那又该如何?商人一向图利,我敢保证,敢铤而走险之人,不在少数。”诸葛相振振有词地说道。
他的说辞,让李文彰等商人恨的是牙根直痒痒,你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汪乔年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凡事皆有利、有弊。我久在登州为官,那里有不少洋人传教士,我曾和他们聊过,听他们讲,现在西洋各国,海外贸易十分盛行,他们的国家也很是鼓励,将武器卖给商人,让他们出海经商,目的也是担心在海上遭遇贼人。商人出海之时,有了武器,便能自保。我也曾想过,派军队随同商人出海,负责保护,可这样一来,船上的人,肯定太多,人多了,带的给养就多,这在海上,也很不利。而将武器租给商人,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另外,你说的那个问题,也确实会发生,有逐利之商人,为了逃避关税,铤而走险,从他处上岸,遇到朝廷水师,就拿着从朝廷这里租来的武器加以反击。所以,本官才制定了一个规矩,向朝廷租借武器,需要保人,而保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身份,如果出现类似事故,不仅租借朝廷武器的商人,要按照谋反论处,满门抄斩,就连保人也会受到株连,诛灭满门。还有,我还打算,在商人租借武器的时候,带有附加条件,必须雇佣朝廷的教习,最少八名,有此八人进行监督。此八人如果出现意外,而商船还在,那朝廷就必须要查办商船。而且,租借武器给商人,也只是试行,看看效果如何?如果犯禁之人较多,待到朝廷平定辽东之后,水师战船不必征战,就可以日照港为例,进行护船业务,停止武器租借业务。如果无人犯禁,那武器租借业务仍可以继续施行。”
他的回答完毕,李文彰、张之极等商人议员,勋贵议员,都是连连点头。他们打心里已经认定朝廷租借武器的这个法子,而且他们租借武器,也不是为了走私,和朝廷对抗,只是为了在海上自保,做点没本钱的买卖。
可是,诸葛相又开口了,“汪大人,你的法子,却也可行,学生认同。不过,学生这里还有一个顾虑,想要请教汪大人。商人有了武器,到了海上,自然不会再遵守朝廷律令,大海茫茫,也无人监管,如果我大明商人间,为了逐利,在海上互相残杀,争夺财货,那又该怎么办?还有,大人说租借朝廷武器,需要找到有声望的保人,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保人,又当如何?”
“先前我已说过,但凡租借朝廷枪炮,必须雇佣朝廷的教习,而且为了防止被收买,每船最少雇佣八名。被雇佣的教习,朝廷会选择诚信之人,进行有效监督。回航之后,将海上发生的一切,如实写明,一旦发现有假,与犯案之商人同罪。出海之大明商人,如互相攻击,究其责任,按杀人越货论处。如果说,有商人找不到保人,想要租借朝廷武器的话,那也简单,每船最少雇佣五十名朝廷教习。”汪乔年说道。
“汪大人的回答很好,只是不知到时商人们,能不能做到。学生这里持保留意见,我没有问题了。”说完,诸葛相坐了回去。
诸葛相的提到这些问题,只涉及到本国人之间发生纠纷,没有提及到和外国人发生战事,。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如果本国人和外国人发生纠纷,那就打呗,打死就打死了。即便大明的商人先行动手,想要抢外国人的商船,那也没什么话说,大家各凭本事了,总不能只允许洋人抢大明商人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