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波起(十)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三七章 波起(十) (3 / 3)
        嘉靖八年(1592),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1577),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听着李建成的介绍,众人再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之后,李秀宁的话音打破了沉默。

        “大哥,秀宁以为钱庄之事尚未可行。”李秀宁却是一口否决了李建成的提议,闻言李建成并没有什么不满,而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倘若是在天下一统时期,那么钱庄自然可行。然则,如今天下未定,各方势力皆视其余势力为眼中钉,肉中刺。倘若我大唐施行此钱庄政策,那些势力必定会暗中下黑手,杀人越货,如此长期以往,不仅对我大唐士气影响甚大,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李秀宁一番话说的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众人听了是连连点头,李建成也是赞赏的点了点头。

        看到李秀宁的反应,裴寂等几个大臣更是心中暗赞,李家一门子女,无一是庸碌之辈。

        太子李建成的能力,他们今日已经见到;李世民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齐王李元吉和赵王李元霸虽然差了许多,但是领兵作战的能力也是一流。而李秀宁这唯一的女子,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既然如此,那纸币政策施行,钱庄政策日后再说。”李渊一句话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下面,要讨论的是关于文化的改革!”

        ps:新书已经上传8w多字,名曰《都市之烟鬼来袭》。已经a签了,目前点击什么都很让人心碎。童鞋们支持的话,麻烦去点击,收藏,推荐一下!乃们的支持,是对咱最大的鼓励!谢谢乃们啊链接献上,麻烦童鞋们啊!

        http://./book/2303691.aspx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