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茶馆辩论 (2 / 3)
“啊!忘了!在鞍山习惯站起来就说了!”
“丰凯兄不妨接着说,反正这大厅里几乎都是彼此相熟的参加会试的士子”冯庆笑道,年青人求知性强一些,周围的人也都注意到了这里,不过正如冯庆所言,由于这个茶馆清雅,自从士子进京之后,这里便被士子们占据了。
“《盛世危言》中所说欲强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全面革新,而我在鞍山所见正是如此,也就是说皇上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已经在鞍山革新了几年了!”
丰凯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此时茶馆里却没有别人说话,所以众人听的特别清晰,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这里。
“在改革区内没有官差……改革区就是皇上在鞍山以及周围进行革新的地方统称为改革区,改革区内有专门的县长、警察、法院……好像还有一个我还不知道做什么的民政,我曾经亲自听过一次法院的审理过程,与我们平常所见完全不同,而且案件的审理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很多人参与,是公开的审理。”
“另外,在改革区赋税很低,我算过了,农民每年交一次税,叫做‘地税’,税金差不多是其它地方的四分之一左右,在鞍山还有很多工厂,也许在一些地方也有工厂,比如上海、福州,但鞍山工厂的密集程度你根本想像不到。也许我们都没注意到,这几年间身边多了不少的新鲜东西,很多都是改革区生产的。比如我们用的速写墨水、自行车、轿车、火柴、棉布等如果大家仔细看看的话,会发现他们基本上是改革区生产的。”
“而从军事上看,皇上在鞍山的改革也是成功的,储位请想一想,我大清军队在朝鲜经平壤战役退入辽东,为何在兵力劣势,且短短时间内能够击溃日军,而且还反攻入朝鲜俘虏大量日兵呢!这个转变似乎太快了吧!”
“丰凯兄的意思是……”几个人都明白了。
“虽然详细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发生在凤凰城的战事还是有不少人能够知道的,而且外国人似乎也很关注这场战事,储位若是多想一想,自然明白!”
“丰凯史,如你所说,既然皇上如此英明神武,那为何不回京亲政呢!何不在全国进行革新呢!”
“呵……此事在下也说不好,原因应该很多,不过我想皇上不回京也好,记得《盛世危言》曾说要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而且提出了将政治公开于传媒,由朝野各方评论,这样才可能使施政臻于完善。”丰凯说到这里小叹了一声气接着道“大家想一想,建立议会,将政治由朝野各方评论,这个各方是谁呢!议会又是谁组成呢……所以我认为《盛世危言》是部奇书,但某些观点却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例如在改革初期我认为并不需要这种投票式的议会,更不需要所谓的朝野各方评论!”
丰凯也算是有些见识了,目前在朝廷上下后清流党人占了多数,这些人不懂洋务,更别说改革了,议会中少不了社些人的席位,各方评论也少不了这些人,皇帝若回京,若真的如盛世危言所说建立议会,必不能改革下去。
这些士子们也都是知道的,都不是傻子,别说是清流党人了,在士子中间也有不少反对洋务的人。
“成兄这话说的夸张了吧!皇上英明神武不假,但改革区似乎还不足辽东一省地吧!难道凭借着一省之地就能养战败日本之兵!”茶馆里并不是所有人都主张西化的,也有不少传统人。
“哈……”丰凯摇头一笑,“记得在新华图书馆前有几面巨大的木板,上面画着世界地图、亚洲地图、我中华地图,之前我还不太明白皇上的用意,现在我突然有些理解皇上了,皇上真是太英明了!”
丰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自言自语地说了一段,随后才对那人道:“这位兄台,你应该没有看过地图吧!如果你看了地图就不会有如此一说了,你可知道大英帝国多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