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快速发展 (3 / 3)
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朝鲜小国,市场就这么大,不可能凭借着掠夺朝鲜来强大自己,相对于对朝出口来说,得益最大的还是对朝的进口,如果算上对日本的影响,那相对好处就更多了。
朝鲜作为原料产地和黄金供应地,对日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吴鹏对朝贸易前,朝鲜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稻谷、大豆、黄金和畜产品,几乎全部出口日本,朝鲜低价稻米的大量进口,是日本产业的主体部门-棉纺业资本家维持低工资,获取超额利润的保证。
日本人在朝鲜往往不择手段地以不等价的掠夺式的方式在朝鲜内地进行交易。朝鲜农民只能出售谷物与日本商人交易所需要的工业品如壶、锅、农具、棉布、盐及其他产品。
这种情况在吴鹏加入后彻底变了,但对于朝鲜人民来说生活并没有变多少,只不过他们的交易对像变成了吴鹏。
日本在1891年前进口的朝鲜大米一般有几十万石,改革区虽然不不缺粮,但在吴鹏的指示下,还是大量进口朝鲜大米,由此朝鲜大米大量进入中国,而日本人进口的自然就少了很多,加之1890年-1891年日本小麦大歉收,日本国内到处发生抢米事件,不得不高价从国上买入大米,还买了改革区的一批大米。
从对朝贸易中吴鹏切实感觉到了为什么西方国家到处殖民呢!好处太多了,这简直不是贸易,而是掠夺!就拿黄金来说吧!朝鲜是一个产金国,但主要的货币是日元与改革区的银元,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贸易兑换黄金,或者是直接从淘金者手中贸易掠夺而来,从1891年后,每年大约都有几十万两银子左右。
这些完全是掠夺性贸易得来的,朝鲜弹丸小国就有如此利润,那大的殖民地是岂不是更多了,所以印度被称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就不稀奇了!
武器装备发展也很快,中国人似乎天生就是仿造天才,在兵工厂中很多武器的改进都是工人们在听取了军队代表的建议后,自行改造的,而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不过重大的工程还是由专业人员完成的。
火炮早就装备部队了,吴鹏对于炮火的理解可是基于后世,山炮以营为单位配置,而且还制造出了榴弹枪、手雷……进口了部分配件后设计出了宝林狙击步枪。
1890年旅顺港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终于完成,把吴鹏高兴的不得了,虽然现在自己的势力还达不到旅顺港,但往南发展是他的目标,作为远东第一要塞,旅顺港建成后,港口、码头、船坞、工厂及其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北洋海军还附设旅顺鱼雷营、鱼雷驾驶学堂、管轮学堂和水雷营学堂还有水雷制造厂。
自从旅顺港建成的那一天,吴鹏就一直想着如何能把旅顺拿过来,最次也要与北洋水师共用吧!吴鹏已经在1891年在德国订造了三艘军舰,营口不管是从地理上还是从硬件设施上,都与旅顺差的太多,所以旅顺是志在必得的,不过首先就是要扩大地盘,必须把地盘扩展到旅顺才可以!
到1893年初,改革区的地盘已经扩充到了,太子河以南,辽洒以东的广大地区都被吴鹏划到了改革区以内,最南端已经到达了复州河畔了,吴鹏为了早日来把地盘扩展到旅顺不得不把地盘拉成一个条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