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6节 (1 / 4)
居庸关,京师通往山西的要隘,大同军虎踞于此不仅挡住清军西进的道路,也像把刀子指向京师,多尔衮早已有心抢关,却畏惧强敌不敢轻易动手,沉住气等待时机,六月中发生的一件事终于迫使他下了决心。
前明恭顺伯吴惟华有心为新朝立功,自吹其亡兄吴惟英与大同李榆交情深厚,他可以游说大同答应和议,另外大同官场上也有他的朋友,拉几个人归顺不成问题。多尔衮当然不信他的鬼话,但能招降大同官员还是不错的,哪怕是小官也意义重大,便发了些空白告身打发他出使大同。其实吴惟华也明白李榆根本不会理他,招降大同官员更是梦话,他把主意打到明廷派往大同的官员身上,到了宣化就去劝降宣府巡抚朱之冯。朱之冯没有表态,却找来提督军务白显志、宣化知府蔡如熏,吴惟华更高兴了,拿出告身胡吹,归顺大清官加一级,携众投靠还可抬籍八旗永享富贵,四人谈得投机一起吃了顿饭。酒足饭饱之后,蔡如熏很怜悯地告诉吴惟华,你应该向西过了宣府再玩这一套,那样的话,法司论罪最多判三百鞭子,可宣府是战区适用军法,你煽动叛乱人证、物证俱在,只好砍头了。
吴惟华的人头被随从带回京师,多尔衮愤怒了,把诸王贝勒召集到武英殿,杀气腾腾叫嚣讨伐大同,满洲老少爷们却以沉默应对——摄政王不地道啊,说好入关干一票回家,结果进了京师就要迁都,还派人去接大家的家小,辽东是老家,有房子有地,干嘛非得入关,他还不让大家发财,严禁士卒抢劫,也不许入百姓家,军队宿营只能在道旁埋锅造饭,出入城门凭他的标旗,赶情大家是跑来替他做好事的,现在又闹着要和大同打仗,你睿亲王打得过人家晋亲王吗?
“还打什么仗呀,汉人太多,满人太少,我们初得辽东时也不杀戮,反被尼堪杀了不少,不如大肆杀戮一番,留位王爷镇守北京,而大军携人口、财物退还盛京,如此可无后患。”阿济格一直反对迁都北京,此时又老调重提。
“先帝曾说,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阿济格,你敢不遵先帝之言?”多尔衮有点冒火,阿济格没出息,以前牛皮哄哄自吹是诸申第一名将,现在提到额鲁就心虚,扫了众人一眼后大声吼道,“若是弃京师东还,岂不前功尽弃,大同乃心腹大患,今又杀我国使,奇耻大辱也,此仇不可不报,本王决计讨伐大同。”
阿济格不敢吭气了,老十四越来越不要脸,先帝天天盼着与明国和议,鬼知道他从哪儿听来这么一句话。
王公贝勒装傻充愣,支支吾吾不肯表态,多尔衮不耐烦了,跟这些鼠目寸光的糊涂蛋讲不清楚道理,还是那帮汉臣最聪明,挥手召各部院重臣上殿共议。
大清国的汉臣这段时间忙坏了,为迎接新主子迁都北京,他们发几个小钱就把北城的老百姓都赶到南城,强制搬迁搞臭了名声,想下贼船来不及了,索性一条道走到黑,主子叫咬谁就咬谁。
“睿王爷,下官赞同讨伐大同,”内院大学士、佐理机务冯铨抢先声泪俱下说道,“我大清兵入关,驱贼寇以报君父之仇,兴大葬以安明帝亡灵,施德政以解百姓疾苦,尊名教以承中华正统,普天之下莫不感激泣零,南京伪朝也,大同贼寇也,蚍蜉之力岂能撼动天意,我大清正当诛灭丑类一统江山,建万世之基业,大清万岁,万万岁!”
“睿王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同李榆无法无天,唆使乱民自由、平等、仁爱,早已天怒人怨,臣愿为前驱直捣大同,诛杀此贼。”都察院承政张存仁是关宁军降将,与大同更有一层仇怨,紧接着挥拳大叫。
“我大清鼎承正朔,皇上聪颖仁慈、睿王爷天纵英才,一统宇内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大同狂悖必自取灭亡。”
“大同悖逆天理人伦,诱使愚民唯利是图、不守纲常,睿王爷,您慈祥,救救受骗的百姓吧!”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