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3章问道青城山一 (1 / 3)
山门迎面而来,书三个大字‘青城山’。手机端m.接着夕阳的余晖,李青山仔细一看,这个山门建的很有意思,它的结构都是竹木建筑的。刚才看到的是竹子年代久远了,反射太阳光的结果。看到山门这样古朴,李青山一下子喜欢了这里。
往前走,大门两侧的楹联看的清楚了。胡建民边走边念到:“收八百景于目前,登三十六峰于顶。这意境,绝了!”
顺着台阶拾阶而,向前走了大约几百步,一个二层结构的藤条编织的亭子立在了道路旁边。
胡建民指着亭子两旁的对联念到:“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应该是著名的雨亭了。相传,杜甫曾经到过这里,当时正赶天降大雨,在此避雨,才有了雨亭这个传说。”
“哎!你发现没有,这里的建筑都是依山傍水,还是用天然的原料建的,真是很难得啊!”李青山指着亭子说到。
“哦!这也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人都说,青城山的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的‘青城之幽’。这一点,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胡建民说到。
“的确不错!咋一看这里,有种不想离开的想法。”李青山晃晃脑袋说到。
再往前走,李青山注意到,道路的两旁都是一些参天的古木。这些古木和东北的大树截然不同,它们十米到十二米以下,绝对没有树杈,而且长势非常之好。
“这树------?”李青山问到。
“这是金丝楠木,是相当贵重的树种。和东北的红松有一拼。只不过,这片山,这种树也不多了。不像东北那里,到了一处林子能看到整片的红松林。”
听了胡建民的介绍,李青山说到:“哦!原来这是金丝楠木啊?真想不到,这树真高!”
“诶!前面到了,是一个阁子,有三层呢!”胡建民用手指着前面一个三层的藤条编制成的阁子说到。
“‘天然阁!不错,八卦骑檐的建筑,以原木留皮为柱,原木为依靠,活树构架,藤条缠绕,以树根为凳,随着山势建造。高度体现了‘师法自然、三生万物’的思想。哦!还有对联一副:烟霞怀旧侣,山月盼游人。不愧是青城山,竟然都是纯天然的。”李青山对着那副对联说到。
再往前走,两旁的树木又变了,胡建民告诉李青山,那是银杏树。这里,可能是仅存的千年银杏古树了。
一路,胡建民还告诉李青山好多种李青山不知道名字的植物。这回,李青山算是知道什么叫做井底之蛙了。他自认为,自己认识很多种草药,一般的植物他都认识。可是这里让他大吃一惊和喜出望外。大吃一惊的是,自己竟然不认识这里的一些名贵草药。喜出望外的是,这趟青城山来对了。
拾级而,走了近三十分钟,他们来到一处平坦的地方。前面有两个岔路口,一处是顺着山势向的,一处是顺着台阶往下的。有两个道童,正在这里练功。看到有人来了,两个小道童赶紧走前,双掌合十,很有礼貌的说到:“两位居士,此时山,是否有在山留宿的打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