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全面进攻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全面进攻 (1 / 6)
        “贴牌生意”被曝光后,令日本人的国际印象大跌。

        许多欧美人开始关注远东的战事,对于华夏的抗战行为,大多抱着同情的态度,尤其是美国的许多报刊杂志,更是毫不留情的指责道,“日本是好战的恶魔,是现代文明社会进化失败的典型”。

        唯有德国与意大利有些暧昧。

        它们在一些重要的报纸上,往往是一笔带过,“在遥远的远东世界,有一新的霸主,在冉冉的崛起”。

        1937年9月10日,即日本“内阁5日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数十万日军,在战时内阁的统帅下,从华南到华北,发起了全面进攻。

        不过战火最先爆发的,却不是淞沪或华北,而是南京政府根本想不到的华南重镇——广州,当日凌晨六点,从台湾起飞的近百架战机,重点轰炸了广州城区,及其附近的港口,令整个广州城区陷入一片火海。

        余汉谋将军率第十二集团军奋起抵抗。

        同时,第29飞行大队等广州空军部队,出动了70多架战机,与来犯的日机进行殊死的搏斗,该日击落击伤敌机31架,并在随后的半个月内,一共击落日机67架,令敌之高雄航空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日军之所以会派遣宝贵的战机,空袭没有任何战术意义的广州,是因为自从七七事变以来,华北与华中等地的沿海港口,遭到了日军舰队的严厉封锁,华夏已经运不进来任何的战略物资,而唯有广州港口不同,因为此地靠近香港与澳门,许多船只可以打起英美的旗号继续运货。

        日军本来也不想得罪英美俩国。

        但是自从淞沪一带连番受挫后,日军的心理已经有些变态了,尤其到了9月份,日本正式转入战时经济后,其民生与经济一落千丈,心理扭曲的认为,日军之所以连番战败,是因为英美等西方列强,在暗中对华夏军队支持的缘故。

        因此日军对广州市区与港口的轰炸,是有恐吓广州普通市民,不得再为华夏军队,运输各类战略物资的意思。

        当然,日军也有间接恐吓英美的企图。

        但是,日军此举,更多是警告香港与澳门等西方租界,不得再变起花样的支援华夏抗战,否则不排除今后,将会连续发生“误炸”的事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