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司令人选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九章 司令人选 (2 / 6)
        有些部队虽然是旋起旋落,比如第1集团军的番号,先后就轮换了四五支部队,但是集团军的总数却直保持在40个,而野战师也出现了新编师、暂编师,以及预编师,等小规模的实验性部队,做不得数的。

        现在缘于川西势力的崛起,连集团军的番号也多了几个。

        让刘司令秫然惊的是,第45集团军中将星如云,比如201师师长胡琏少将,202师师长陈子良少将,203师师长张灵甫少将,以及坦克团团长邱清泉,重炮团团长黄维,以及独立飞行团团长封向忠。

        除了封向忠是名不见经传外,其余五个主官全是牛人,首先就是胡琏胡伯玉,是刘郧直想笼络的“猛将兄”。

        此人是黄埔四期毕业,属于长期走霉运的那种,长期在营长与团长之间徘徊,直到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才名扬天下,曾被伟人评价为“狡如狐,猛如虎”,后来在台湾更是被荣为“代战神”。

        陈子良是黄埔期生,资格比胡琏还老,1935年就读陆军大学13期,嗯,算是某人的陆大校友。

        另时空,在整个抗战期间,陈将军长期担任预备役师师长,或地方警备司令等职务,直到1943年接任71军,才真正的威扬于滇西与缅甸,曾被英美盟军指挥官赞为“华夏之名将”。

        不过说到血战四平,就不得不提起此人了,除去各自的立场之外,陈子良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可圈可点,能将宋代岳飞的“撒星阵”活学活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古代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

        “四平血战”,之所以被称之为血战,除了战况惨烈外,也有“撒星出,见血方收”之意。

        陈子良在四平广布子母地堡垒,为了防止士兵懦弱怯战,采用混凝土封闭了出入口,导致林**的十多万精锐,奋战了十九昼夜,竟然拿不下不足三万人的四平守军。

        伟人曾高度评价陈子良,认为他是“杰出的军事人才,连林**也略逊三分”,而蒋委座也曾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

        因此,刘司令认为他是守石家庄的最佳人选。

        张灵甫是黄埔四期生,能文能武,字画堪称绝,成名于北伐战争期间,许多同学还在当连排长,他已经是团长了,因才华出众、得志甚早,因此以骄悍而闻名,所统领的七十四师号称“天下第”。

        在另时空,1936年张灵甫因杀妻事件,曾被判刑十年监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