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六章 平津失守 (2 / 5)
新型122毫米榴弹炮,炮管长28倍径,自重22吨,出膛初速720米/秒,最大射程216公里,若使用底凹弹,可增加到268公里,当采用空气压缩炮弹时,射程突破30公里,射速8—12发/分。
新型152毫米榴弹炮,炮管长32倍径,自重42吨,出膛初速765米/秒,最大射程247公里,若使用底凹弹时,可增加到296公里,若采用空气压缩炮弹时,射程突破35公里,射速6—8发/分。
由于川西成了西南大后方的工业中心,各类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工业材料与机械设备都比较齐备,如果蚂蚁机器人火力全开的话,生产500门重炮,也就是十来天的功夫。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
重炮即使被生产出来了,也没什么用处。
一是运输问题,一列火车只能运二三十门。
二是南京也没那么多的炮兵。
如果加上飞机坦克与枪械弹药,以及其他的军备物资,川西铁路就有得忙了,哪怕一天发五六个车次都不够用,而且从川西运往南京或武汉的军火,还需要用专门的军列来运输。
坐过军列的人都知道,这玩意为了保证安全,那个速度简直慢得可以,往往一趟单边就要四五天。
然而,以老蒋为首的南京政府,对日本人总有一种莫名的幻想。
总期望日本鬼子能善心突发,突然中止全面侵华的军事行动。
这种消极抗战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华夏军民的备战,直到鬼子扩军百万,一一占领平津,即将席卷整个神州大地时,老蒋才放弃了与日媾和的幻想,不得不仓促的发起淞沪会战,希望能化被动为主动。
7月16日,日军在华北的兵力达到5个师团,总兵力十五万。
7月17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川谷清,在上海海军驻地,向本土海军司令部报告,“为置中国于死命,须以控制上海、南京是最要者”。
同时,日军参谋本部向天皇递交奏报,“进攻上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实行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以威胁中国国民及军队的生存,并切断对外经济活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