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3章真正的教育 (1 / 4)
赵佶真的给武好古下了一道诏书!
是让他尽快返回开封府去的!
并不是赵佶这位大宋圣君太想念武好古了,而是界河商市那边传来了北国的重要情报——北阻卜汗王磨古斯在今年夏天的一场战斗被契丹人捕获,被押到京城凌迟处死了!
这意味着契丹人和北阻卜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了。这场战争虽然持续了八到九年,让契丹人疲于奔命,但还是以契丹人的胜利告终了。似乎表明了契丹的武力依旧强大,那么宋辽之间的关系,和大宋对辽国的政策,是否要随之发生变化呢?
武好古是“契丹问题”的专家,在做出决定前,赵佶想要听取他的意见。同时奉诏入京的还有负责北国谍报工作的张叔夜和沧州县尉纪忆,后者也和武好古一起深入辽境搞过谍报活动。
也是说,武好古在海州的“假期”,要提前结束了。不过在他离开之前,还是有许多事情要安排妥帖的。
除了这道召还武好古的诏书之外,赵佶还给了苏东坡一道敕命,任命他提举云台学宫,并且让苏东坡、武好古推荐学宫属员,还从封桩库拨给苏东坡一万缗钱,作为云台学宫的启动资金。
另外,赵佶还允许云台学宫在云台山脚下的宿城镇征购土地,建设书院学堂。还允许苏东坡“自主招生”和设立科目、分堂——这三点都是武好古离开开封府前向赵佶请求来的“特权”。
云台学宫虽然是官学的背景,但绝不是第二太学,也没有必然授官的前途——授官对云台学宫的发展并不是好事!因为太学舍只有100个名额,云台学宫还能超过太学?
太学外舍有2000人的名额,最后能升入舍并且得到官职的仅仅只有100人,即便算较容易得官的内舍生,也才400人。另外的1600人屁也没捞着,被淘汰了。
这样的淘汰率,可不是正常的大学应该有的……完全是授官名额有限,不得不淘汰一大批人罢了。
“老师,云台学宫不能学太学三舍法恁般淘汰生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