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死谏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死谏 (2 / 4)
        至于关内两亿多大明子民,崇祯皇帝已经下令让锦衣卫在北直隶搜寻吴又可,李刻宝(李时珍的曾孙),这两位名医将会在朱由检的指导下研制解毒汤剂,在鼠疫蔓延到关内之前,争取让北直隶的百姓都能服用这种汤剂。

        朱由检已做好赴死准备,如果汤剂无效,便只好与建奴流贼同归于尽。病毒席卷之下,江南或许会有人幸免,汉人的香火,就指望他们去延续了。

        与建奴流贼割地和亲纳贡什么的当然是虚的,朱由检现在没钱,即便是有,依照他一毛不拔的性格,他也不会给多尔衮或是李自成一两银子。

        大明现在是很有钱,出了京师,江南遍地豪富,便是距离京师不远的临清,也是《金瓶梅中描述的繁花似锦美女如云的所在,不过,这些与居住在紫禁城中每天只喝小米粥的朱由检又有什么关系呢?崇祯皇帝已经无力掌控地方,出了北京城,大明皇帝什么都不是,如果没有这三千中卫军,在通向江南的路上,朱由检会有一万种驾崩方式。

        虽然抄得几百万两银子,然而皇帝陛下励精图治,开支浩大,招募中卫军,购买粮食,筹建海军,研制火器,哪一项不是无底洞,不要说几百万两银子,就是几千万两恐怕都不够。

        说难听点,朱由检现在的生活水准,连同时代的《金瓶梅主角西门大官人都比不上。

        没有钱,当然就没有能力像满洲老寡妇那样“量中华之国力,皆与国之欢心。”

        与建奴流贼议和是朱由检在早朝上单独提出的,没有与任何大臣商议,这一次,崇祯皇帝没有怂,没有逃避责任,他不再找任何人背锅,而是选择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两年前的陈新甲事件令崇祯皇帝痛定思痛,作为天子,必要的担当还是有有的,只让臣下背锅,到头来真的就成了孤家寡人。

        出乎意料,听到皇帝陛下提出议和建议后,早朝的文武大臣们反对者寥寥。

        六部堂官皆是大明官僚体系中的精英,不乏有识之士,这些官僚精英们对大明时局看的比皇帝还要通透,各人早对内外两线作战的策略颇为不满,尤其是对关外建奴的战争,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是一个不断吞噬大明人力物力资源的无底洞。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做改变,长此以往,大明势必将亡。然而碍于所谓不和亲不纳贡的政治正确,尤其是鉴于陈新甲被崇祯坑死的教训,各人一直三缄其口保持沉默。

        不过现在既然皇帝都已经表态,他们也就没有什么疑虑,在张国维的带头下,群臣纷纷附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