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漕兵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漕兵 (2 / 6)
        在京师的日子虽然清苦,然而和这些漕军比起来,却好过太多,李若琏不知道,为什么在大明还会有这些人存在。

        这一次,因为要乘船出海,崇祯皇帝建议锦衣卫先在漕船体验一下,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帆船技术并不十分先进,人坐在船,搞不好会晕船致死的。

        漕兵们对这位京师来的公子显得颇为恭敬,李若琏主意到这条船一共有五名漕军,不连那个沉默寡言的许把总。

        在船的第三天,李若琏就和其余五人打成了一片。

        五个漕兵都是身材瘦削,眼睛红肿,这是常年住在船的人的典型身体特征。

        李若琏和其中一个叫老王的聊得颇为投机,老王是隔壁天津人,自幼随父母到辽东投奔亲戚,崇祯十四年,鞑子入侵时,老王父母被鞑子杀了,老王孤独一人逃回了天津,孤苦无依,和乞丐也没啥区别,后来把全部家当典当了银子,给这位许把总塞了钱,求情做了个漕兵。

        算起来,他做漕兵已经三年了。

        从天津出发四天后,漕船抵挡扬州,当今天夕阳西下,断肠人柳巷拾烟花。

        许把总一个人守着船,让手下漕兵下船泄泻火,所谓泻火就是逛窑子。

        扬州乃繁华之地,秦淮河两岸明娼暗嫽数以万计,从除了秦淮八艳一掷千金的高水准消费,更多的是则是一晚半两银子的平民快餐,

        崇祯年间,天灾**不断,去年苏皖大水,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饥民蜂拥来到扬州,各种贱卖的便多了起来。

        与这些最底层的相比,贩卖猪肉的漕兵显然处境更好些,

        除了老王和李若琏,剩余四个漕兵都下船了。

        李若琏暂时没这方面的需求,他怀揣着崇祯皇帝交给自己的一百两黄金,肩负着大明中兴的使命,虽说平时放浪形骸一点,这种时候却不能有任何大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