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净的好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净的好 (2 / 5)
        之后,便不再多言,只叫下面人去办。有遇那不肯卖的田主,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同时,可以采取一些通融手段,务必使事情圆满解决。

        随着皇帝设立江南镇守衙门消息传开,海事特区军民人心已经彻底安定,年后入驻或前来问询的商人也较去年增多,部分贸易已经开始运转,整体上是一片欣欣向荣。

        公公当下工作重心肯定是镇守衙门修建和东南拓海第一步。

        修衙门,是好事,不是坏事,更不是大修大建,浪费人力物力,而是实实在在必须做的。

        就如公公前世太平天国那些王爷们,哪个封王之后不修王府?

        便是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汪海洋等后起之秀,不一个个封王之后立刻动工盖王府么。

        难道这些人真是图住的舒服么?

        答案显然不是。

        大修王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告诉世人,此处由谁镇守,是谁的地盘。

        更准确说,是确立职责。

        公公如今升任江南镇守太监,名义上江南四府数十州县除应天府外,他都有权力过问。无论民政还是军政,这些府县也都要向呈应天巡抚一样,向他魏公公的镇守衙门报备。

        这是良臣替万历鞍马奔波近两年以来,万历第一次真正放权。有了这个江南镇守太监的名义,魏公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规划一切,并可以调拨江南人力、物力。而那些反对他的官员们,则不能再直接卡特区的脖子,反而是必须配合。他们能做的还是告状一途。

        虽然,他这个江南镇守太监不过是六品,穿的还是青袍,但镇守衙门的性质摆在这,任谁也不敢如从前那般,不将他魏公公放在眼里了。

        宫中调来的七名奉御,两个是内官监调来的,算是魏公公原先的直系下属。三个是神官监的,另外两个,一个来自文书房,一个则来自宝钞司。

        年纪最大的是文书房那个,名曹华,山西运城人,今年已经四十三。在文书房做抄书做了整整二十四年,许是上面看他不容易,年纪又大,再不外放出去,这辈子就毁了,故而名列选单第一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