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2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2 (2 / 4)
        然而所有人依然认为我们是纯真的一代。这和我们扮不扮纯真没有一点关系,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我们这代人的本质,就是纯真啊,毕竟我们的内心还是纯真的。

        遗憾的是我们出生在八十年代,成长在九十年代,诗人灭绝的年代,没办法我们自己就是诗人,像上帝指使这样的诗人就是从这个年代出来的。

        市场开放的年代,市场经济的年代,麦当劳麦卡锡杜拉斯卡丁车卡夫卡一拥而上向我们扑来的年代。不要以为孩子足不出户就不足为虑,电视机互联网远比你每天几分钟谈话的影响大,互联网发哪儿速度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如果在这种环境下你依然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张纯真的白纸……我只好钦佩你的教育了,你是成功的,我父母是成功的,如果说你们的父母不成功的话,不关我父母的事,所以不要和扯,我只能告诉你的是,我父母是成功的,我爱我的父母。

        真所谓无知者无畏,也所谓纯真者也无畏也。

        在天朝,从来没有一代人比我们受过更好的教育,也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样方便地接受各种信息,更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样“衣食足”,而后有足够的时间与心情去思索问题。

        但是,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样被人不容分说地钉死在乖孩子的位置上,像我们这样被强迫扮演着纯真的角色,因为我们是独生子女啊。

        别否认,市场上作文书卖得好就是明证。大人们只喜欢看自己孩子写出能得奖或者能考高分的作文,写出《物理班》或者《赤兔之死》。书商们只喜欢“只有孩子写得出的东西”,喜欢“少女日记”、“校园故事”。

        我们可敬的作家们呢?他们喜欢看到我们写出什么?天知道。也许透出一点才气可供他们表扬以显示他们的宽大胸怀,结构足够混乱思想又足够单薄不至于威胁到“他们的领域”的东西,应该挺合他们的口味吧?

        为什么呢?如果说作家们的口味还可以用一点点大众来解释,那么大众的口味如何解释呢?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那么迫不及待地要看到“纯真”?甚至还要硬拉人来扮演“纯真”?他们能拉着谁,就是自己的孩子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足够纯真,这没有错的。

        答案和简单。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宜纯真存活了,但必须有纯真这种东西,就是这样。

        在满是山珍海味的过度,人人都渴望一盘青菜豆腐;在一片漆黑的屋子,人人都渴望一盏明灯。在没有纯真的年代里,自己身上已没有纯真立足之地的人们,迫切地想在别人身上看到一点“纯真”!

        啊,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你们来得正好!你们还小,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什么发言权,却恰恰到了可以说点什么的年龄,正好!站起来吧,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舞台!

        我们可以好好地表演一下,当然,表演曲目仅限于《纯真》!什么?走调了?没关系,我们的耳朵都经过了改造,你再走调我们也能看出我们的《纯真》!因为你们的心灵,内心深处透露着纯真。

        《上帝指使》不是都被我们当成纯真年代来读了吗?什么?太刺耳?太刺耳就只好叫你下去了,反正比你们更年轻的,跃跃欲试地想上台来的孩子多的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