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改初心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改初心 (2 / 4)
        而且他还是一个十分有主见,又十分善良的人。他身上有王者的风范,也有王者的气度。比起姬发的优柔寡断,他更适合当一个君王。但是有一点,姬发比较寡情,他更适合举旗起义。

        对于姜子牙来说,伯邑考会是一个好君王,但是不适合他。姜子牙是一个很独断的人,他需要姬发这种事事都会听他的人。

        而伯邑考不会,他有着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伯邑考此人非常善良,从他言行和身上清光就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善人。

        这么一个善人,又是一个坚持自己底线的君王,他怎么会容忍姜子牙带着阐教的人无缘无故的杀害截教仙人呢?

        虽然对方是阻碍他们伐纣的,可是截教行事也算光明磊落。只是摆下阵来,并未伤害任何人。而阐教入阵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杀了,先行开了杀戒。试问这般行径,伯邑考又如何会答应。

        何况阐教和截教的教主是师兄弟,切磋可以,但是同室操戈,绝对是伯邑考的大忌。甚至姬发也不喜欢,只是他会碍于姜子牙的面子,不会反对。

        说白了,姜子牙和阐教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君王。这样他才可以无所顾忌的,把截教送上封神榜。

        姬发或许知道杀了截教弟子,会引来更多的截教,到时候就会演变成阐截两教的争端。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但是姬发却不敢阻止,因为他懦弱,怕失去姜子牙的助力。伯邑考也或许会这样,但是他比姬发有原则。而这个原则会影响这场大战。

        这里,羲月终于看到一点西方二教或者是原始的布局了。或许姬昌吃了伯邑考的肉,得了一丝帝王之气,才有机会登上文王之位。子不能先于父称王,只有姬昌登位,伐纣才能开始。

        不知为何,羲月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

        伯邑考说道:“可若我不上朝歌,何人会提起父亲,父亲怕是要在那里一辈子了。”

        七年之期,按某些算法其实已经到了。可是朝歌那边还是杳无音讯。这正是伯邑考担心的问题所在。

        不可否认伯邑考说的很对,虽然说七年,但是纣王并没有说七年一到就放了父亲。朝歌之人也不会想起被囚的父亲,他们若是不上朝歌,父亲的归期很可能就是遥遥无期。

        姬发看到起坐在一边的羲月,好像看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开口问道,“敢问仙姑,若是我们不上朝歌,结果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