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乌合之众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乌合之众 (1 / 4)
        迁都。自古有之,只商一朝便五次迁都,最著名者如‘盘庚迁殷’、‘平王动迁’,故西迁之事在董卓看来并非不可能,当朝会结束之后,随着诏回皇甫嵩、盖勋圣旨,一道修复长安皇宫的命令也传出,大有大局已定的意思。

        不过一纸简单的命令,却一点都不简单。国都,它不止关系着一国当政,更关系着千千万万当地百姓,试想一直以天子脚下人民自居的洛阳百姓,听到传出董卓的决定会有何感想。

        哪怕市井沸沸扬扬的童谣,早以被传的天花乱坠,有预见的人以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可实实在在出现的时候,百姓还是不能接受,一时间街头奔走相告,哗然一片,太学之生更是屡进民愿,希望可以改变着可怕事件。可惜一切都是枉然。

        当然不止百姓,百官中,更有自视为董卓心腹的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翌日相约上门进言,希望私下能让董卓改变决定。

        可惜他们去的很不是时候,更可以说自视过高。一见二人,当即就让董卓想起了眼下起兵的袁绍、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全是他们当初为之谋的官。

        如此一来,二人的命运,可想而知,当即董卓便认定两人与关东联军勾结,是其内应。一个呼唤,甲士入内。本想为百官出头的周毖、伍琼,不但身首异处,还死相惨烈,车裂而亡。

        黄琬、杨彪罢官在前,周毖、伍琼身首异处在后,可谓杀鸡儆猴,那些本还想进言改变董卓其心的官吏通通退后,不想再做刀下之鬼。

        如此百官不敢言,迁都之事,再无可变。

        筹备迁都其间,二月十三,接到召唤圣旨的皇甫嵩、盖勋二人,如李儒所料,并没有任何拒绝,顺利抵达洛阳。

        抵达洛阳,对于盖勋,董卓没有为难,拜议郎,入朝议政务。可皇甫嵩可就倒了霉了,不说其军中地位董卓不得不防,就是二人在西凉共事时的矛盾,也注定他的悲剧。

        随后董卓便指使他人陷害皇甫嵩入狱,欲致其于死地,庆幸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在西凉征战时与董卓关系不错,亲自求见董卓,替父求情。这才让皇甫嵩得意活命,后又受议郎之位。

        盖勋、皇甫嵩二人算是长安方向最后的障碍,当其离开,城防便被董卓部将李傕携扶风郡兵马接管,函谷关以西正式成为董卓天下。

        当然董卓也不知,也得亏李儒有预料,在长安,京兆尹盖勋已经秘密与皇甫嵩商议,响应联结关东诸将,消灭董卓势力。可皇甫嵩不听,执意领旨,盖勋无奈因自己兵弱不能独立,也只有随行。

        二月十七日,再无顾及的董卓,随即命令朝廷开始迁往长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