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东西两汉(一) (2 / 3)
“牛辅刚败白波贼,此时收拢兵马可以防止两线作战,老夫同意。诏皇甫嵩、盖勋入洛阳,可以断其根基,以二人自诩忠义,应该不会拒绝,便除背腹受敌危险。二策皆妙计,可迁都??文优为何有如此一说??”也如众人的惊讶,董卓也不明白道。
“相国行伍出身,当明白,眼下洛阳以成四战之地,不说河北有强军随时可能渡河,就说兖州方面,如若虎牢失守,可就无险可依了,要是此刻筹备迁都,也算留下后路,不怕洛阳陷落顾虑。更何况如若迁都长安,对相国还有另外两利:一者相国可以利用迁都之事排除异己,二者、退入长安,不但有函谷天下、潼关之利,更能与西凉根据联系,如昔日之强秦,何惧天下众叛。届时比之洛阳,任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能更加长久控制朝堂。”面对惊讶,目光中,李儒解释道。
“不错!!如若天子移都长安,不但能让我军不会四处皆敌,更能长远掌管天子,妙计!妙计!哈哈哈,不过此大事,朝中文武定会反抗……借时便可一举尽除暗流。有文优在,老夫当无忧矣!”如若说天下四起董卓最担心者,无非不能再掌控今日之权,眼下李儒不过轻松一计便让其破解担忧,当即拍案赞赏道。
“不过想要迁都,却要一个契机……”
………………………………………………………………
晨曦将之,踏着脚步,一众排列整齐的大汉官吏又踏上了心惊胆战的朝会,每每到达此刻,他们是多么怀恋灵帝时期,刘宏的懒惰。要是如今也能一两个月方上朝一次,那是多么幸福。
“子琰兄……听说现在洛阳市井有一童谣,传唱很是广泛,可成知晓??”朝列缓缓而行,领头之中,弘农世家,前朝名臣杨赐之子,如今的大汉司徒杨彪小声说道。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虽然只是童谣,然琬还是听过,文先有何见解?”听及杨彪搭话,如今的太尉江东名士黄琬,颌首接话道。
“歌谣言简意赅,西头一个汉,自然指的是高祖建都长安,东头一个汉,应该就是光武皇帝建都洛阳。下面两句,你我该清楚指的何……”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杨彪没有隐藏,言出自己顾虑。
“是啊!如今关东联军如燎原之势,拥兵数十万进逼洛阳,不可一世的董卓该是感受到了压力,着童谣可不是平白无故而来,今日又突然传令早朝,看来董卓是有动作了。”如同杨彪的分析,黄琬回道。
“如今天子蒙难,义士蜂拥而来除贼,此乃天大好事,也是救黎民于水火之时,要是今日有乱政之事,子琰兄,你我为三公,当尽力说服才是……”见黄琬明白自己的意思,杨彪提议道。
“文先放心,如若董卓敢行大逆不道之事,琬定不会任其胡作的。”对于杨彪的提议,黄琬同意道。
南宫主殿崇德殿,随着晨光引领,百官依次入位。身披龙袍、头戴冕旒的刘协,随后慢慢从殿后步出,座于高高的皇位之上。或许是每日生活于董卓恐怖之下战战兢兢,又或许感伤兄长被杀,方九岁的天子憔悴的很,就算坐在龙椅之上,也是木木愣愣。
文武早到,天子以座,早朝却迟迟未开,直到一声豪迈之气到达,众人方才打起精神:“哈哈哈……今天天气不错,诸位同僚可好。”
入朝不趋,跨剑上殿,普天之下唯有一人,可百官,哪怕天子也不敢言语,纷纷起身相迎:“见过董相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