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大魏平帝之后!? (2 / 3)
“约百贯钱,先前请村民加工砖坯,十万块砖坯的加工费就是五十贯钱,燃料取自荒地上的黑石,不要钱,现在我这虽然有三百匠人,其实日后熟练了,三个匠人足以,这三人工钱加上燃料运来和成砖后运到京师的运输费用,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事项,五十贯差不多了,所以这十万砖头的成本大概在一百贯钱左右,平均一文钱一块砖!”老管家不是外人,见长者问,胡戈便细细的给他算了算这笔帐。
见胡戈账目甚是明白,老管家赞赏的点点头,又问:“归唐,那你又可知道这市面上青砖的价格否?”
“听下面人讲过,**的也要二十文一块!”胡戈答道。
“嗯,问题就在这!”老管家站了起来,给胡戈分析道:“和你的窑比,别人烧砖用的是木炭,光这燃料上一项就比你高了许多,再加上砖块的出窑量跟你更不能比,这一增一减,成本就比你高了上数十倍,而我观你这一窑砖的本钱,还可以再降,你定是特意提高了村民制作砖坯的工钱,要不然你这砖还要便宜,只怕一文钱两块三块都有可能,这还没有考虑如果你单窑的产量再扩大,到时候,我看其他人的生意也不必再做了。”
胡戈没想到老管家看得是这般明白,当下拱手道:“确实如此!”
“归唐,《礼记》上讲,作奇技奇器,以疑众,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胡戈心中一惊,但转瞬即逝,恢复平静,诚恳道:“请老管家为晚辈解惑!”
老管家见胡戈初闻时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正常,也在心中暗叹这年轻人不简单,先前脸色微变明明是猜中了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这么快脸色如常要么是修养好,要么是心中已有对策,如果是心中已有对策,那么此人应当是先前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所谋深远,真不枉永思一番看重。
老管家顿了顿,缓缓道“归唐,我华夏自古以来,禁止奇淫技巧你道为何?”
胡戈恭敬道,“愿闻其详!”
“我华夏之地虽广博,但子民亦多,一家数口,躬耕百亩之田才能有望小康,前提还要是官府薄税爱民,自古以来,失地者众,大家没了田地,没奈何,近者投京,远者投县,往城市中来,希望能找个活计,以谋生路,但现有的作坊等需要雇人的地方不一定能完全容纳他们,那么多余的人便成了流民,流民是朝廷最放心不下的人群,此时,若再有心灵手巧之辈来改进一下器械,使原本从业者纷纷失业,最后导致无业者众,你说,朝廷会作何反应?”老管家语速不紧不慢,但短短一席话,点透了朝廷的心思。
胡戈听完此言,心思怪不得古代政府对技术改良一事极不热心,甚至禁止人民发明机器,出发点倒不全是思想僵化,其实最根本的是怕造成人民失业,成了没有了生活来源的人,而他们正是让朝廷最为头疼的那类人。
既然出发点是不让人民失业,这才解释得通在这种敌视机器,轻视工匠的社会氛围中,我国古代仍有许多发明领先于全世界,看来只要是不对社会旧有生产关系造成冲击的,不让人民大量失业的发明创新,还是有它生长的土壤的。
老管家见胡戈靠在砖墙上沉思,知道自己刚才一番话他听了进去,便又道:“你的这砖窑一出,只怕天下砖匠都会失业,而能开得起砖窑的人,必定都是有势力的大族,归唐,你的砖窑既断了工匠的生路,又断了豪族的财路,必惹人忌恨啊!”
胡戈听完老管家一席话,叹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这老管家平时弥勒佛一般的人物,从没见他舞文弄墨,吟诗作赋,让旁人看不出一丝蛛丝马迹,只以为是一位德厚的长者,却没想到他胸中自有丘壑,能藏百万兵,这才是真人不露相啊,竟在这个时候,给自己这么重要的警示,胡戈心中感激万分,道:“老管家之言,真如醍醐灌顶,让晚辈受益匪浅啊,请受我一拜!”说完,胡戈便要对老管家施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