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六九章 打和抚(续)
二郎曾教导王三郎和丑丑来着说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了解民间各种习俗及天下物貌方能拓展思路某这两年也没少跑地方这新耕种法子么瞧着是简单但这里牵扯之巨若是没有经常的蹲去田间地头的人怕是不知道的你整天的就只知道呆在长安哪知道那么多你自己想一想若要是新耕种法子真那么好实行二郎在建安的时候为嘛不早推出来就是在建安都成功了推广到天下又用了多少时间这中间用了多少的银钱多少的徭役你可知道
不用再多说什么了禇遂良的这一番没解释清楚的解释已经让在场的都想到了关键点上钱和人安息可能有钱但他们没人
随同玄藏大德回来的四个应该是天竺奴等到安息挥兵南下之时我们来个釜底抽薪让这四人回去就说我大唐广为接受天竺难民来了有永业田有新耕种法子天竺人里尤其是北天竺人里面也有我轩辕血脉啊王况最后补充了一句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没有人去讨论该不该打的问题也没人质疑冬天开战的问题只要是王况提出来的就不再有多少人发出疑问这么些年来大家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只要是王建安说行那基本就能行而且从上面包括刀兵粮草啊什么的分配上大家分明就看了出来建安侯准备这一天已经准备很久了既然已经准备了这么久那就基本万无一失啦换成自己一个人能处心积虑的准备这么长时间么或许集了几人十几人之力可以做到但人家可是一个人呢
难怪圣人如此对他看重这个家伙简直是每走一步都是走在了圣人的心坎里去了每一步每一件事都是圣人喜欢的希望能做到的这个家伙就这么做到了
整个计划推演到如此的田地魏老头就再也不提他那十万贯的事了既然要打既然要违背常理的在冬天开战那么高句丽人是什么态度已经是完全可以忽视了再者高句丽人这时候派使者来是什么个意思大家多少也都心知肚明
大唐和高句丽的对峙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从前隋就继承下来的对立每年都有高句丽人潜到大唐来刺探军情被发现了被抓了高句丽人通常都不作声;同样的大唐每年也会有人扮做商人或着挑夫之类的到高句丽去同样对等的高句丽人抓住了他们大唐也只会在私下里暗暗营救并不会如此的大张旗鼓
如此的大张旗鼓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句丽人也准备开打了派遣使者过来不过是要转移大唐的注意力欲盖弥彰而已只是这个伎俩也太拙劣了些玩策略玩兵法高句丽人还是个屁孩呢
高句丽人开战一般都会选择快要开春的时候利用他们相对大唐军队更适应寒冷气候的优势采取突进方式突进河北大肆的抢掠一番然后趁大唐军队没有完成调动的时候又撤了回去这么些年来他们都是用如此的战术几乎没有变过花样的因此这一回大概也会是到明年快开春的时候有动作
只是高句丽人恐怕想也想不到他们和大唐在这一年会不谋而合的想到一块去了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大唐将选择在严冬的时候开战你高句丽人是适应高寒地区没错但是装备上你们却是要差上许多夏天一个人可以使出十石之力但是一到了冬天顶多能使出六成力
之所以选择冬天开战这还是基于王况自己的体验早年他从闽北刚到东北上学的时候第一年的冬天穿得比东北的同学还少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时候他只穿了一件秋裤和一条牛仔裤而已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几乎所有南方去的同学都是如此有的人甚至比王况穿得还少但没人觉得有多冷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来年的开春王况几乎没添过什么衣服直到第二年的冬天他才真正开始感觉到了冷也是在这同一年南方来的同学和东北的同学在寒冷面前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纷纷装备起了军大衣棉鞋棉袜等等御寒装备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王况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这让他确信一点在首次面对寒冷的人中南方人的耐受力更强一些或许南方来的人的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因为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冷已经超出了底线但身体给自己发出的信号不过就是和零下二三度差不多因为没有过对比没有过体验所以不会觉得有多冷而且东北有暖气只要睡觉的时候保证暖和那么对于初次踏上冻土带的人来说严寒至少在最开始不是那么可怕
所以有了羊毛毡有了棉花还有如今大唐各地都开始学着王况当初搞羽绒被褥一样的搞着羽绒虽然这羽绒被是一件奢侈品但是要在一两个月内给两万左右的先锋士兵每人配上一条又轻又暖和的羽绒被还是能做到的内府现在的银钱每年都要节余许多去年还差点突破了百万贯大关一条羽绒被的市价就是百贯左右再加上让兵部拨出一点万条羽绒被并不难先锋在前面开路大部队则在后面巩固战绩一步步的推进一步步的巩固如此则战局就不是那么能轻易更改的了
只要将高句丽打残了那么他们的残余势力就可以慢慢的收拾王况并不指望着靠一次的征伐就灭了高句丽大唐军的优势只有这一年然后又要再换没去过北方的南方兵去如此长途的调兵费用也是很大的从投入产出比来说有那么点不合算虽然大唐承受得起但钱不是这么浪费的所以王况的打算就是这第一年用闪电战术将高句丽的有生力量消灭掉至少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当做给大唐兵练习练习青海那边的兵士或许适应了高原缺氧气候但还得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冰天雪地里作战才行并不用则怠嘛
今天的朝会比预计的晚了近一个时辰这才结束主要就是关于如何应对高句丽使者及战前的细节安排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完善拖延高句丽使者回去的时间固然是一个办法或者说直接回应以强硬的态度也是一个办法但这些都不如让高句丽人看到一个大唐如今无兵可派往河北的假相更好因此也就在这个朝会上各个角色和演员及台词及出场顺序全都确立了下来
具体什么时候打王况没说大家也都没讨论因为具体还需要看高句丽的使者看戏的效果后再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最晚在明天二月底之前就要开战了而这个时间要比高句丽人可能行动的时间要早上一个多月
王况没说开打的时间那是因为他还在等他要等武元庆的动作只要武元庆那边有了行动就可以给高句丽人来个东西夹击让他们腹背受敌如果武元庆那边的效果好的话甚至可以给高句丽人来个东西南东北四面夹击只给他们留下西北方向
西北方向是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那里没有人烟如果高句丽人有那个能力也早就占领那里了但他们没有就说明他们根本没那个能力一是那里实在太冷在没有暖气没有必要的取暖措施而且生产力有低下的高句丽人眼中那就是个死亡地带;二是高句丽人的目光一直也是放在中原他们也梦想着拥有中原这块富饶而又温暖的土地没有心思去经营北面
总算等到朝会结束王况还好些他毕竟起得晚早点也吃得晚但其他大佬们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要不是小六子让了御膳房的人给大家端了些点心来几个老头像是萧禹这样的早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不朝会一结束萧禹就起哄说要去建林酒楼把王况给吃穷了有他这个三朝元老一带头其他的大佬自然是纷纷响应吵吵着要王况赶紧安排随身的护卫去通知建林酒楼好生准备准备有什么拿手的全都要上
低级些的官员则是坐视其成军国大事他们还能发表一下意见但这个时候就没有他们插话的地方了只不过当王况叫了声:要去的举手朝堂上的官员全都举起了手甚至连站在朝堂外的几个金吾卫也忘了自己的职责而举起了手这让王况顿时感觉到失策这么不就是表示了自己真的要请客的么
百来号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杀向建林酒楼走在朱雀大街上的时候长安的市民还以为这些官员们是要准备出城迎接某位要员呢皇帝不在长安的事他们是不知道的
建林酒楼每年都有进行比较大的改造工作如今额外突然多出来的百来号人对建林酒楼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建林酒楼有专门僻出来就是为了应对某个衙门突然来个大聚会的院子平日里是不对外开放的
才到建林酒楼王况突然停下脚步笑呵呵的道:各位先进去某去去就来(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