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赶路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1章 赶路 (3 / 3)
        同时也让王冼用急铃给长安送上自己的奏折,尽快的确认下来胡秀才的身份,时间不等人,房山这么大,光靠宕牢村的人肯定不够,胡秀才还需要再召集人手,如果他的身份早一天确立下来,就可以更早的开展工作,从而在入冬前,尽量多的救下更多的啮铁兽。

        动物园的事情,王况没跟胡秀才说,他也只是个设想而已,只在信中跟王冼提了下,让王冼和孙二黄廿等人商量下,敲定一个具体的方案后,再来实施。动物园,王况就准备搞成官办的,如同现在各地的病坊及院一样,以朝廷的名义开,然后托管给房州,如此一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地方**的可能。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和胡秀才他们又仔细的推敲了宕牢村今后的工作细则,第二天一早,王况就在宕牢村全村老少的夹道欢送下,启程往建安赶去。

        大黑和小黑则是在宕牢村呆了一夜,在村民的款待下,俩家伙都是喝得醉熏熏的,要不是王况所带的酒所剩不多,又要留着一点给大黑以后喝的话,他们肯定要烂醉如泥了,也是因为村民们对大黑和小黑以前的送粮之恩心怀感激,看想他们的目光都是非常的柔和亲切,否则,大黑和小黑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就被灌醉了,结果就在第二天王况起身的时候,这俩家伙还趴在王况的营地里呼呼大睡,王况也不管他们了,他要抓紧时间赶回建安去,据胡秀才言,前方要到百里之外才会有驿站村镇,所以赶路要趁早。

        王况不得不抓紧时间,就在头晚,他突然觉得一阵的心悸,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莫名其妙的心很慌,很乱。

        长安家中肯定是没事的,老魔王他们都在呢,几乎整个朝堂上大权在握的大佬们,和王况的关系目前都很融洽,如果就这样都要出事,即便王况赶了回去也没用,更何况,想动王况的人首先就要考虑到能不能承担得起李老二的怒火的能力。

        这种心悸,不是有危险的那种心悸,而是自己至亲之人有什么不秒的预感,王况的心中第一个就想到了孙韩氏,孙韩氏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经常三天两头的就是风寒感冒等等,就连孙药王也没招,加上孙韩氏已过中年,身体状况本来就是每况日下,再怎么调理,也只能是延缓而不能改善。

        如果说孙铭前当初看好王况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功利心的话,后来则已经全部的转化为视王况为自家子侄,而孙韩氏,则是自始至终都很疼王况和王冼兄弟俩的,那就是一种纯粹的母性本能,不夹杂任何的私心的,因此不管是王况也好,王冼也罢,就连后来归来的王凌,早就将孙韩氏当做了半个母亲来看待,对她的起居也是关心莫名,不要说王况,王凌都要隔三岔五的去看望请安一番。

        由于队伍在宕牢村留下了许多东西,马车空出了一辆出来,为了轻车上路,王况干脆让安逸把那辆马车也送给了宕牢村,省得他们又要去置办牛马车来运送今后救助啮铁兽的物资。因此队伍一下缩水不少,行进的速度也快了许多,总算是在天色擦黑的时候,赶到了胡秀才所说的堆子场,再往南百里,就是大江,可以取道大江进彭蠡湖(今鄱阳湖),再取道饶州进崇阳进入建州,走房山西侧,其实扣除了在山上的一段路不好走外,其他地方也并不会有多艰难,一路都是官道,而进了堆子场后,再往前就是正正经经的官道,而且还是已经修好的驰道的一部分。

        王况没有等苗九,而是歇过一晚后,交代了一下驿站的驿官,让随后赶来的苗九自己回去。自己又带着徐国绪等人出发了,而安逸王,则因为礼物一下去了大半,要在路上补齐了,就没再跟着王况,他也看出来,建安侯突然间火急火燎的要赶回建安去,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多他一个人,就等于是多拖了建安侯赶路速度的后腿,他是会骑马,但也仅限于慢跑,要是让马全速奔跑起来,他受不了。

        王况也没勉强他,有三白帮他驾驭着马匹,一路上安逸就楞是没发现王况的马术其实也比他强不了多少去,而王况为了能更快的赶时间,干脆把自己和徐国绪的马车都交给了安逸一起带回去,本来徐国绪是没必要跟着王况赶路的,但当他了解到王况为什么着急后,就怒瞪了王况一眼:“二郎的长辈,那也是某家长辈。”王况也就没话可说了。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