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升官了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四章 升官了 (2 / 4)
        “呃!?”王况一时大窘,对于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王况通常都是记不住的,除非对方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看出王况的窘态,那天使哈哈一笑:“也怪不得宣德郎,某当初可没和宣德郎说过一句话的,不过,某还是要谢谢宣德郎啊,没有宣德郎,某可能早就充边去了。”

        人多耳杂,那天使只说了这句话,就不再说什么,搞得王况很是郁闷,听这话,貌似自己还曾经帮了他一把?

        林明是呆在王况身边的,王况见礼之后就是轮到他,所以天使说的话他是字字不漏的听到了耳里,闻言心下大定,怕不是又有好事了?朝廷派天使来,一般要对某人不利,往往都不会派有旧的或有关系的人来,怕通风报信,既然这天使说二郎曾经帮了他一把,那么肯定不是坏事。

        回到州衙门,摆了香案,天使这才拿出圣旨读了起来。

        圣旨的有两道,一个是说今年初春,关内及河东疫病流行,朝廷已经征派了各地郎中带了药前去症疗,带的药恰恰是王况给孙药王提过的臭蒿,经过孙药王配伍的成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为防备万一,便让诸州要注意防疫。

        另一个内容自然就是和王况相关了。

        王况升官了,升到了从六品上的奉议郎,还是个散官,还是没有职位,还是由着王况自己愿意,爱呆在建安就呆在建安。

        从正七品下的宣德郎跳到从六品上的奉议郎,这是连升三级。听到这一段,黄良的眼睛那是瞪的老大,其他的官员也莫不是如此,哪里有一跳就三级的?又不是匠官,这速度,也未免太那个了点?能跳两级就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了,当然有的人平步青云也是有的,但那是什么人?那是大家,那是在民间享有很高威望的,而且德行操守俱佳的,这样的人,几十年里也很难得出现一个。

        也就是说,王况只要再跳两级,那就要改袍服的颜色了,从绿改红。真正可以称得上是高官了。现在就连黄良,一个下州刺史,算是封疆大吏的一员,不过才比王况高那么一点点而已,是建州唯一的穿红袍的官员。

        等到黄良和王况都收了圣旨,这天使才道出原诿,原来恰是因为这次关内和河东的疫情,让李老二想起了王况先是说三七有大用,后来老神仙又来长安说是王况又给支了一招,救回许多冷热病人。这个时代缺的是什么?不缺地,只缺人,因此人口问题绝对是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况提出的两种药,一个可以减少士兵战场上的损失,另一个可以救下许多病人,这对人口的保持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帮了朝廷一个大忙。

        有人就有粮,有人就有兵,有粮有兵,就不怕宵小来犯,心里就有了底气,在对外的态度上,就能更加的强硬。

        更重要的一点是,王况还有了提高产量的方法,虽然这方法没有报上来,还没个定论,但仅从建州押解进京的去年的税和粮来看,这几乎就是肯定的答案了,要不然,唐兴一个下县,怎么能凭空的比头年多纳了近一半的粮食?

        所以,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李老二决定给王况一个甜枣吃吃,其实也不能算是甜枣,只凭两种药的功劳,就已经足够了,秦怀玉都能只凭三七而封了千牛卫中郎将,为什么就不能给王二郎升一升?

        自然在朝议时,李世民是没有提亩产的问题的,只用了这两种药说事,又拿了秦怀玉来比对,反对声就全消失的一干二净,因为李世民撂下了一句话:“那也成,以后若有人有功勋,就按王家二郎为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