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用兵戈,千军战罢】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用兵戈,千军战罢】 (1 / 6)
        飞骑卫军团长李雾,烈武卫军团长雷横,第三军团军团长侯鉴,第六军团军团长佟砼陆续赶到元帅大营。

        李雾,字亭山。三十五岁,少将军衔。长的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一缕墨髯垂于胸前,颇有几分关公的风采。他原是英公旧属,后积军功至大校,又经英公举荐,才成为飞骑卫的殿帅。不过他的直属上司是胡公,这个情况有点诡异。

        雷横,字立渊。三十岁,少将军衔。此人豹头环眼,壮如铁塔,声如洪钟,端是一员猛将。他毕业于荆襄军校,善于操练步卒,严格来说不属于当前四大元帅的任何一个派系。军校毕业便直接入选近卫军团,两年后调入陷阵卫。胡公当上昭武大学祭酒时,皇帝看中其不属于任何一派的特性,将其调入烈武卫,晋升一级军衔领烈武卫军团长一职。

        佟砼,字刃山。四十岁,少将军衔。曾为英公旧属,后调入晋州,任朔州卫军团长。北疆方面军组建时,经英公推荐,任第六军团军团长。此人一派长者风范,说话和风细雨,自有一番威严。

        至于最后一个侯鉴,字云甫。却是诸葛元帅的人。

        立于帐中这四个人,可以说是北疆方面军最重量级的四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限于圣祖立下的军规和制度,他们四个人对胡公的军令只能遵从,不能违背。而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对胡公提出自己的建议---特别是战略性意见!这是胡公和他身边参谋们的专属权利!

        但现在的局面有些不同,元帅大帐的参谋们分成了两派,争执不下,胡公也不敢妄下决断。所以将他们四个人招来商议。

        每个军团长身边也都有自己的参谋军官,对于当前局势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之前也有跟参谋们商讨过。所以当胡公问起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不过归结起来,他们四个人的意见只有三个。

        李雾与佟砼的看法一致。那就是全军移驻飞云堡,依靠飞云堡与敌周旋,同时打通南归之路,与度信州取得联系,并让老州再派军队来。

        而雷横的建议比较特殊,他的意思是全军不往南。而往东,先撤至库伦,再做定论。

        这两个看法都属意撤退。

        最后是侯鉴。他的看法是:“我意舍弃扎布汗河下游一线,全力防守定边、坚昆两府,同时在科布多驻扎重兵。”

        这个看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向以“兔子”著称的侯鉴,怎么会提出死守这个建议?

        侯鉴解释一番。众人才算理解。其实现在看来,好像是北疆方面军被包围了,但总整个地图上看,月氏这一百多万军队,何尝不是被我们汉军包围在里面呢?侯鉴的看法是堵死月氏人向西向北逃窜的可能,就死守在这里,等候益公的西疆方面军拿下迪化。接着挥师北上,与北疆方面军歼灭月氏这一百多万唯一的可战之兵。届时,不但北疆方面军的困境可解,还能一鼓作气平定月氏叛乱!

        “这是个疯狂的计划!”李雾率先道,“若是益公不能及时北上怎么办?若是月氏叛匪南下怎么办?要知道,我军现在只有十日之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