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征兵处,汉人武风】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征兵处,汉人武风】 (1 / 5)
        汉元1002年,二月二十六日,清明。

        还有些寒意的空气,带着丝丝冰冷,直入心扉。春分之后,中原大地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耕作。

        说来也怪,自从朝廷通诏全国,西北大月州反了之后,这原本两年不见大雨的贼老天居然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而且一下就没个完,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也下了快要十天,使得田间地头都有些泥泞。

        不过这种泥泞却是让大汉子民们欣喜异常的。此时虽然没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但上至朝堂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知道,在春分时节开始的春雨对于一年的收成来说,会有着怎样重大的影响。

        所以,虽然淅淅沥沥的雨水始终不断,但却没人任何人露出不满,反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甚至有人在说,西北新州对于老州而言就是一个诅咒,你看它一造反,咱老州就风调雨顺了。这个传言现在仅仅在中原地区传播,随着直道上人来人往的商旅,很快便会传遍全国。

        马车行走在往开封方向的直道上,沈云和方誊也望着细微冰凉的小雨,低声谈笑着。行人很多,马车的速度快不起来,一天大概只能走个百八十里。不过他们二人此时都没有什么负担,倒也不急。

        ※※※※※※※※※※※※※※※※※※※

        方仲和方人胥的入伍手续很顺利。淮南侯最终还是没赶回来送儿子参军,而是让人传回消息,让方誊取了户籍证明等物,直接去淮南府郡尉那里就是。

        当天去郡尉衙署报道的可不止方仲和方人胥两人,事实上,在每年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一大早就准备户籍证明,给孩子吃顿饱饱的饭,然后前往郡尉衙署。而如果是佃户的话。还需要地主本人领着庄上所有适龄男子到郡尉衙署报到。

        至于行李是不需要的,每个来到郡尉衙署的适龄男子都是一身粗布衣服,哪怕家中有点钱财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穿的太好。因为帝**队是包食宿衣着的,再好的衣服进了军营也必须丢掉,换上帝国制式军服。

        这也是很多贫困家庭热衷于让儿子当兵的原因,一旦当兵。不但每个月有津贴,而且不需要父母再承担孩子的伙食。十八岁的小伙子,正是胃口好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军营管饭。还发钱,这种好事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求之不得的。这也是当年圣祖皇帝能够快速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当时的百姓可不管谁当皇帝,他们只知道这个刘家皇帝能管自己儿子的饭,让他不至于在这乱世之中饿死,而且就算不幸战死沙场,也不会籍籍无名,府衙会大张旗鼓的送上抚恤和补助。家属还能享受免税和殊荣!

        若是立下战功,那更了不得,每个县城都有忠烈祠,立下战功的烈士,由郡守亲自捧灵,入忠烈祠接受香火供奉,只要大汉社稷不绝,忠烈祠就永远享受皇家香火!为了这个。平民百姓也会坚决维护刘家皇室的存在!

        所以直到现在,不管是富家大户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致拥护刘氏皇族的!这也是刘氏皇族能够屹立五百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五百年来,贵族子弟在军功建功立业的虽不泛其人,而从一介草民当上将军的也不少。再加上礼部五百年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十八从军,成了读不起高中大学的贫困子弟的唯一出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