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盗窃计,国之巨贼】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盗窃计,国之巨贼】 (1 / 7)
        在凉公、英公、智公三人不敢也不想造反的时候,帝国银行无疑就是皇太后唯一的凭恃。皇宫内帑在太后的亲妹子颖贵妃掌握,而帝国银行就在银行主簿蓝淀手上。

        蓝淀,字彼筳。汉元946年生人,帝大金融系毕业。毕业后在户部当了四年的主簿,之后进入帝国户部当了小小的户部外郎。汉元978年,他得到了当时的内阁首辅关歆提拔,外放到蜀中当了葭萌县县令。

        就在这个时候,他得到了智公赏识,之后青云直上,从葭萌县直到蜀中太守,一路高升。于汉元985年调回雒阳,担任户部度支司郎中。可在汉元990年,他因牵扯了内阁首辅关歆向帝国银行借款一事被皇帝贬黜,一度赋闲在家。

        汉元994年,他复起成为帝国银行主簿。这个时候距离他第一次当主簿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前他是户部主簿,二十四年后,他却成了帝国银行主簿。虽然都是这个职位,但权力却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他能够担任这个职务,除了他精通金融之外,更多的还是智公殿下的一力推荐。所以从内心来讲,蓝淀对智公是怀着感激之情的。正是这份感激之情,让蓝淀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事务,并且积极参与到对帝国银行的改革上来。

        虽然行长是户部侍郎钟真,但行长之下的六个主簿都是智公殿下推荐,皇太后安排的。其中又以蓝淀为首。所以皇帝根本指派不动帝国银行。想要换掉他们也不可能,先不说皇太后会不会同意,首先是找不到这么多熟悉银行业务的管理人才。就算有,也全都在智公的幕下掌握。

        帝国银行存在了五百年,已经有了许多积弊,最严重的便是全国五十六个分部金库的管理。

        这个时代可没有钢筋混凝土,更没有防盗门,也没有摄像头、监视器和红外线。所以之前帝国银行的金库都是用修建城墙的工匠,在银行分部之后盖一座坚固的密闭房间,分上中下三层。但又担心钱币发霉损坏,所以金库都建有地下室和通风排气管道。申请帝国派遣羽林军驻守,金库管理者每半年更换一次,每次都有十九个人一起互相监督等等……

        可即使是这样,五百年的时间里也让这些金库产生了无数的偷钱换币的蛀虫。

        从蓝淀接手帝国银行以来,不算自然损耗,全国的银行金库里每年都要凭空蒸发两千万金币!他让全国彻查金库的防卫措施也找不出任何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从钱币的存储上动手脚。

        从汉元998年开始,蓝淀着手进行改革。以前的时候,帝国银行各个分部都是每七天进行一次集中,将各县金库里的钱币集中到郡守所在的分部,一年进行一次审查,再将其中的盈利运往雒阳总部。

        而现在,蓝淀将原来分部每年一次的审查改为一季度一次,同时将各个金库的钱币进行每半年一次归总查验,一旦发现缺损额度超过了正常损耗,因库管理人员都要受罚。

        这样一来,蓝淀就将钱币的非正常损耗控制在押送的路途上,虽然押送钱币的运费增加了,但跟每年凭空蒸发的两千万金币相比,增加的运费只是九牛一毛。经过两年的改革,效果初见成效。银行的非正常亏损正在与日剧减。

        面对这个情况蓝淀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又有了一个甜蜜的负担,那便是帝国银行雒阳总部的三个金库里,金币已经堆积如山,从全国各地运来的钱币已经快要将金库撑垮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