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那一件事,那一个人 (2 / 4)
陆元方的行事习惯向来是有事说事,所以三人见礼之后本应有的寒暄也尽省了。
等三人各都寻了座处坐定之后。陆元方看向姚宋两人道:“你二人虽一个任职兵部,一个在门下省为给事中。但素日对吏治均有所思。前几日给你们看的那些东西便是出自唐松之手,如今他也当面,且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听陆元方的说话,唐松倒是隐隐想起在史书中对姚崇就有“长于吏道”的评价。而宋璟更是提出了“用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其后来为相之后,更曾经干出过一次罢免庸官数千人的骇然之举。说这两人对吏治有所思确是不错。如此想来,主掌选事的陆元方将他两人找来也就不显得突兀了。
姚崇拍了拍手中厚厚的一沓,恰是当日唐松随那份名单一起交给陆元方的说明材料,不成想陆元方居然将这个东西给他们看了,“唐都事这份名单做的实在稳实,便是陆相不能用,也算为朝廷挑出了一批能实心任事的干才,可谓功莫大焉”
言至此处,姚崇笑着向唐松点了点头,“不过,这份名录若真个公布出去,怕是会惹来无穷非议啊。这名录中以流外吏出身,后又以吏干转为流内官的着实不少,就凭着这个,不知要招惹出多少口舌来;此外,名录里还有一些是在过往考功中‘四善’评定并不太高的,这难免又是是非之源”
彼时官为流内,吏为流外,不入流的吏员要想转为流内的品秩官极其艰难。但饶是如此,这些多是凭借实实在在干才爬起来的人仍然受到那些正途出身官员们的歧视,逢着升迁这样的好事时也屡被排挤,多年来这已是官场上不成文的惯例,唐松此番却是将这样的****裸的无视了,岂能不招惹口舌是非。
此外,在本朝考功中“四善”是对官员“德”的评价,也是最为重要的评价。彼时的考功评价人时有着明显的重德轻才倾向,唐松这份名单中选了不少“四善”的评定并非很高之人,相反备选者中许多“四善”评定很高的却落选了。这又是对既有规则**裸的无视,岂能不招惹是非?姚崇此言确实中肯。
只不过他这问题太宽泛,所以反而不太好回答,唐松闻言笑了笑后也就没多说什么。等了一会儿,许是见他没说话,旁边坐着的宋璟温文尔雅的开了口,“自前唐立国以来,天下承平已近百年,百年间官场里有多少积弊,姚兄知之甚清。唐都事此举想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若是尽依着官场规矩,能入他这份名录的多半就是那些资历虽深却毫无建树,把官做得四平八稳的庸官”
姚崇闻言摇头笑笑,宋璟转过头来盯着唐松。“唐都事,某只有一问,你是据什么想法来选才的?”
唐松迎住宋璟的眼神淡淡笑答道:“唯才是举,一切凭政绩说话”
“好”宋璟抚掌而笑,“都事此言深得我心”
这时陆元方插了一句话,“若然如此,广平以为唐松此次所行,堪为国朝新的考功之法否?”
刚才还说深得我心的宋璟闻问。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不能”
陆元方看向姚崇,姚崇亦是摇头。
“噢?这是为何?”
随着姚崇、宋璟的解释,唐松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实在是对。一则是他的工作虽然做的细。但正因为太细所以难以用于整个天下官员的考功,那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细而无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唐松没有把他那些细致的统计及计算标准弄出一个合适的模板来,也即不成体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