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小措大是个大祸害 (3 / 4)
武辉也就停了脚步,将他下午到唐松府的经过备细说了一遍,“看他年纪不过弱冠,我却看不透他的深浅,这还真是第一次。人言名无幸至,他能搏下如今漫天下的名声,确实不为侥幸”
听说唐松主动命人记录下了那份名单,武三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今晚的第一个笑容,“你看看他自入京以来做下的那些事情,说他一句‘有胆有识,并不算过分·此人若能为我所用,倒也算得是一个好收获。对了,弘文印社的底细可切实摸清楚了?”
此前江南士林风波震荡,直接导致前淮南道观察使与扬州刺史去位·弘文印社也由此引起各方关注。武三思与武承嗣、太平一样,都曾秘谴亲信到过江南,甚至就连李昭德也给张柬之写过信,问及清音文社与弘文印社的底细。
唐松在江南做的事情不可谓不大,也根本瞒不住人1,。所以他虽阴差阳错借用了上官黎的名字无形中弄了一层掩护,但他作为弘文实际掌控者的身份是瞒不住像武三思这样有心人的。只不过那一次探查的时间太紧,有许多疑问都没搞清楚,譬如唐松是如何做到让弘文印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铺遍江南的。
这可绝不仅仅只是能力强就能解释的·若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持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正是因为这个疑点未能厘清·武三思才没做出什么举动来·只是再次派了人往江南探查。
“现任扬州刺史陆象先虽对弘文照拂有加,但在背后给弘文印社掏钱的却是扬州市舶司衙门,弘文设在扬州的总店用的就是市舶司的房子,连赁钱都不用给”
彼时天下间只设有两个市舶司衙门,一个在扬州,另一个在广州,但这两个日进斗金的衙门却不归三省六部管辖,而是纳于内宫·实打实是皇帝的私房钱袋子。是以一听到这背景,武三思顿时便明白过来,“内宫?唐松背后站着的是陛下!”
武辉点点头。
想及弘文印社勾连清音文社在江南闹起的那一场大风波·由前扬州刺史李明玉的结局,再想到清音弘文双月刊出现后对四世家指名道姓的口诛笔伐,以及四世家如今轰然倒地的结局,武三思后背处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原来唐松只是天子布下的一枚棋子,四世家今天的结果全是他那位皇帝姑母的手段!
大象无形,这手段也委实太幽深狠辣了。
平息了胸中翻涌起的惊涛骇浪之后,武三思咬牙声道:“从现在开始停止对弘文印社的一切探查,收买渗透也一并停了,这个碰不得”
武辉再次点头,“这个消息我也是刚刚收到,当即便派人往扬州传令,要将一应人手都抽调回来。因彼时王爷尚在建安王府赴宴,是以就未曾请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