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章 上官黎,真古之君子也!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四十八章 上官黎,真古之君子也! (5 / 6)
        与此同时,陈子昂也在《珠玉集》序文中明确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健康瑰丽的文学。

        批判宫体诗风,提倡风骨,提倡兴寄,并给出了明确的诗美标准。借为《珠玉集》作序的机会,陈子昂可谓提出了一整套切中当今文坛时弊、高屋建瓴的诗歌主张。

        唐松诵读之中,陈一哲并众名士静静而听,面lù思虑之神情。

        诵读完毕,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最终还是飞白先生先开口,“陈伯玉乃方今诗坛执牛耳人物,其人所言自然不错,只是他这身份……”

        话虽不曾说透,唐松却明白他的意思,“陈伯玉乃蜀中人氏,而今虽官于神都,却实为北地文坛之边缘人物”

        言说至此,唐松笑了笑”“眺旧族势大,士林文坛俱为其牢笼久矣。譬和崔卢李郑本就是数百年前开创宫体诗风之中坚家族,而宫体诗风之盛行又为四家带来无尽声望。如今陈伯玉身在北地却一心要反宫体,他的处境还能好到那里去?”

        “哦,上官小友对北地士林之情形倒是知之甚深嘛”

        “大意了。”闻言,唐松心下一凛,脸上神情却是半点不动,“这哪算什么知之甚深,只要到过神都的士子可谓无人不晓”

        随即,他又是一笑,“提起陈伯玉此序实是为子借鉴,清音文社之文学主张如何,仍需诸公定断。

        然据某之愚见,宫体诗风确乎是要不得了,时移世易,诗风也当历时更新,为后辈士子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于此事上,诸公责无旁贷,清音诗社责无旁贷,江南士林责无旁贷”

        言至最后三句时,唐松声音渐渐高昂,在这一片寂静中真是掷地有声。

        但迎接他的依旧是一片寂静,众名士们或独自沉思,或目光交视,却又无人说话,显然是思虑不熟,不肯轻易开口。

        目睹此状,陈一哲站起身来,“兹事体大,且深思之后再作会议不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