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章 文社之议!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四十四章 文社之议! (3 / 4)
        ,“看你笑的如此古怪,莫非你就不是江南人”唐松伸手过去将半挂在他身上的张旭给推了回去,“再者,便是要办文会又怎会找到哲翁身上?”

        张旭是个再放浪形骸不过的人,任唐松伸手去推,他也不让”“我是吴人,世居江南只是觉得这所谓江南江北文运之争实在太过无趣罢了。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寻来此地,自然是因为哲翁十多年来倾心士林,接济扶植寒门士子无数,尤其是水天阁更为其博得倾世高名,其年高而望重,早已是江南妻林有名的耆宿”

        言至此处,张旭端起面前酒樽大饮了一。”“上官你来的时日尚短,自然不知其声望之隆。两年前春日哲翁曾偶发游兴,遂乘一叶扁舟遍游江南各州,其舟之所至,各地士林人物迎候接待者前后不绝,待哲翁三月后重返扬州才发现随身所携之钱财不仅一文未少反倒多出千余贯来。扁舟之后更有六三艘满载各地方物的重船”

        听得这话,唐松不免又看了陈一哲一眼,实没想到这个月来每隔三五日必有一聚的白发苍髯的老人居然有着如此高的声望。

        细一思之,唐松明白过喜陈一哲能有今日之声望,实与他丰几年间倾心经营的水天阁密不可分。

        在这个书价腾贵且交流不便的时代,手握两万余卷书籍的当世第一藏书家陈一哲实际掌握着一笔庞大到几乎无可限量的资源财富。就如同后世的富豪榜一样,陈一哲仅凭这两万余卷藏书就足以名动江南了。

        其实也不仅是他,似宋代之宋敏求、晁公武明代之范钦、胡应麟等等,诗文造诣算不得高,但在士林却拥有着极高的声望,究其原因,皆因为四人都是当世著名藏书家。

        除藏书之外陈一哲还有一宗好处,便是肯将藏书无sī公开,历十几年积累,受惠者何止千人万人,如此日积月累,他的德高望重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由此唐松再次肯定了一点,四世家的赫赫声威实与哲翁的名动江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备受世人推崇的根基都在一个,“书”上。

        唐松沉思时,张旭口中的话却没停,“不过除了哲翁德高望重堪为旗帜之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说到这里张旭居然卖起了关子,“你猜猜是什么?”

        略一思付后,唐松微笑声道:“钱!”

        闻言张旭虽不曾说话,但只看他脸sè唐松便知自己猜的不错。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猜的,办文社是要huā钱的,譬如元时曾有,“月泉吟社”此社曾组织过一回赛诗活动,参加者多达刀巫人,最终飞0中选,声势之大,不仅将东南诗坛网络一空,更是惊动天下。最终诗胜者皆有厚赠。

        这是一场纯民间的活动,参与人数如此之多,声势如此浩大,huā费自然是少不了,若主社之人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简直不可想象。

        无论从声望还是从财力上来看,陈一哲都是最佳人选,难怪这江南各州名士会联袂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