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四章 出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 / 7)
这种精况唐松曾对武则天说过,是以也就没再多加赘言,话语一转道:“是以要限制士族门阀,仅靠改变科考制度远远不够,若要一劳永逸就只能釜底抽薪……”
“这就是尔所言之的变苹科考内容?”
“是”唐松慨然而答“士族门阀几百年积累在于儒家五经,在于歌诗辞赋。这是其底蕴之所长,朝廷若想对其加以限制,便只能于科考中避其长而扬其短,如此方为臣下所言之釜底抽薪……”
你擅长什么,我偏偏不考什么,或者弱化什么,将你几百年积累下的内功废于一旦,这就是唐松制定章程的指导思想及落脚点。
“自西汊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之经典便成为各朝取才取士之准绳。首朝太宗时更有孔丘后裔、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撰成父五经正义劣颁行天下,李世民亲下诏书,将此《五经正义》定为士子必修之书,朝廷取才之基。数十年来,天下皆以此为常例。尔之此言说来容易行来却难……”
唐松也从胡凳上站起身来,“臣下何曾说过科考中要尽废五经及辞赋?”
唐朝三百年文化开放,儒释道三家俱都进入鼎盛期,释道两家不去说它,在世俗及政治生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仍是儒家
这一点唐松很诸楚,他更诸楚要想在这时代的科考中彻底废除儒家的不可能的。
就是有这个可能,这也绝不是唐松想要的,他不是疯子。
他的想法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儒家和辞赋当然要考,但其在科考中的地位不该像现在这般傲视诸科。
他想推行的新的考试内容就是像后世的高考那样,弃专为博,科考不再广分诸科,而是将诸科的考试内容杂糅到一处。
介时,一个唐朝士子若想考中进士,他不仅需要考父五经正义爹和辞赋,还需要考明法、明算、明书诸科的内容。
当父五经正义分与辞赋不再是唯一的取才标准时,这种科考内容的变苹虽然不能完全限制住士族门阀,却能极大的消解他们几百年积累下的优势,将他们拉回与天下士子同一起跑线上。
到那个时候,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界限就会被最大可能的打破,没有了秘密武器的士族门阀子弟也将被基数庞大的寒门子弟大到给淹没。
除了变苹科考内容,取消进士、明经诸科而改为综合各科取士之外。唐松的章程中还有两项与之相配套的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