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2 / 4)
他知道当年的新中国,就是在东北的这块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这里的煤炭、钢铁、石油、粮食等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以后有了铁路,再加上港口,那jiāo通也是十分便利的,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呢,东南沿海是很发达的地方,但是面对各国列强的虎视眈眈,自己不能不防啊。
要是外国列强把军舰开到上海,用舰炮向上海来上几炮那损失可就大了,自己在那里别说没有军队,就是有也是防不胜防的,可在这里就好多了,守住了旅顺港口,海上就没事了,北面从陆地上对付俄军自己是早就有了对策,根本就不怕他们,因此东北是一定要很好地建设的。
这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太少了,要让更多的山东、河北、河南的老百姓迁徙到这里来。让他们拉家带口的来,同时那些日本出口的小姑娘也收容了,给那些俄国大兵,一想到这儿他自己也笑了,这是不是有点太不人道了,仔细一想也没什么不人道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基本法则,没有违背这两条,也就谈不上什么人道不人道了。
现在用于建设的人不少,一是还有那两万多参战的清军,二是几万人的俄军战俘,这些人就先用来建设铁路。现在急于要修建的铁路是从关内到奉天,二是从奉天经鞍山到旅顺港口,再有就是抚顺煤矿到奉天。原来东北的几位将军对铁路建设,也不是完全不感兴趣,只不过他们的动作不大,他们对于铁路的走向也基本上都勘测完毕,土方工程也已经搞了一部分,现在就是要对这些工程继续进行。
那些清军也乐得参加铁路建设,一边拿着晌银,一边工地上上还要给补助一些银子,同时他们又不用去打仗,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还给他们发了工作服,他们觉得比穿着那些长袍要好多了,他们的热情很高,他们决心要在三月份完成由山海关到奉天的路基工程,然后转到奉天到旅顺港口的铁路建设中去。
这一天北京的情报处又来了电报,他们说翁师父已经和德国人签约了,他们把《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的文本给了李振华。
条约原文如下:
一八年三月六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北京。
山东曹州府教案现已商结,中国另外酬德国前经相助之谊,故大清国国家、大德国国家,彼此愿将两国睦谊益增笃实,两国商民贸易使之格外联络,是以和衷商定专条,开列于左:(原来中国的文字是竖排,从右向左书写)
第一端胶澳租界
第一款大清国大皇帝yù将中、德两国邦jiāo联络,并增武备威势,允许离胶澳海面cháo平周遍一百里内(系中国里),准德国官兵无论何时过调,惟自主之权,仍全归中国。如有中国饬令设法等事,先应与德国商定,如德国须整顿水道等事,中国不得拦阻。该地中派驻兵营,筹办兵法,仍归中国,先与德国会商办理。
第二款大德国大皇帝愿本国如他国,在中国海岸有地可修造、排备船只,存栈料物、用件整齐各等之工,因此甚为合宜,大清国大皇帝已允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限。德国于所租之地应盖炮台等事,以保地栈各项、护卫澳口。
第三款德国所租之地,租期未完,中国不得治理,均归德国管辖,以免两国争端。兹将所租各段之地开列于后:
一、胶澳之口北面所有连旱地之岛,其东北以一线自yīn岛东北角起至劳山湾为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