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1 / 6)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从“强拆”区长张海忠自杀说起

        文湖铁花

        读完新闻《邯郸“强拆”区长自杀调查:当地钉子户放下仇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站在当前现行对干部的评判标准: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不贪不占,工作认真负责,执行力强;河北甚至有“三年大变样,河北看邯郸,邯郸看邯山”的口号,工作成绩也不能说不显著。由此看来,张海忠不能不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干部。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干部,却是说自杀就自杀了,留下一堆孤儿寡母。这样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干部,在父亲的眼里,儿子不孝,因为其母亲过世居然因为开会等到二天中午以后才回来;而且虽然一直“当官”,却也没有给家里的人带来福音。在儿女的眼里,父亲不称职,因为不是经常回家或者很晚才回家;而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也没有过高的赞誉和评价。

        中国有名古语,死者为大。但截止7月15日10时3分,凤凰网关于这条新闻的评论是19896人参与371条评论。但就是对这样的一位好干部,网友的评论却是一边倒,同情的少,批评得多。看了网友的评论,其主要原因是他主管拆迁,“与人民作对”所以“狗官”。唯一让人意外的是他所负责拆迁的一个钉子户倒是很着急,原因是“负责的人死了,那我们家的这事该找谁管啊?谁愿意管这个复杂事?我和政府谈了一年,意味着都白谈了?真崩溃!”不知道张海忠泉下有知,又该作何感想?

        我想,假若他主管民生或其他方面工作,网友对其的评价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止要问:我们的干部究竟怎么了?我们对干部的评价体系又究竟怎么了?是不是我们的某些政策的确脱离实际,与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呢?作为我们的干部,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呢?我想,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尤为深思。

        新闻链接:news.ifengmainlanddetail_2011_07157709923_0.shtml

        附件:

        邯郸“强拆”区长自杀调查:当地钉子户放下仇怨

        7月10日晚,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脖子中刀,死于办公室。由于其主抓拆迁工作,舆论猜测可能被“钉子户”杀死。而第二日,警方得出调查结论:张海忠为深度抑郁症患者,属自杀身亡。那么,张海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钉子户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本报记者前往邯郸,还原张海忠走过的一段人生之路。

        “海忠走了。”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父亲张向坤泣不成声。张海忠是这位83岁老人失去的第二个儿子,他哭了,但却没让眼泪流下来。

        7月10日晚,张海忠被发现死于其办公室内。后来,警方认定其为抑郁自杀,当日有两次自杀行动,自行剪断饮水机电线触电未遂后,实施割颈自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