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82章 老君亲掌紫金锤,八卦炉内锻神锋(下) (1 / 4)
与临安府隔钱塘江对望的萧山地界。大汉帝国皇家兵工厂庞大的工厂区矗立在距离杭州湾不远的地方,巨大的水车在水流冲击下缓缓转动,经过一系列传动装置,带动飞轮高旋转,鼓风机中的螺旋叶片就呼呼的扇动起来,经加热道预热的新鲜空气,便源源不断的鼓入那硕大无朋的高炉之中,让铁矿石和焦炭生激烈的反应,释放出炽热的能量。
“开炉喽!”副厂长张驴儿一声喊,工人们扒开了出铁口,红炽的铁水便从炉中滚滚而出,刚出炉的铁水表面泛着变幻莫测的华彩,映得工人们满面红光……天气虽然渐渐转凉,但高炉边上仍旧热浪袭人,操作手还必须穿上厚重的放火工作服,能不热得满头大汗吗?
但张驴儿知道,这些工人们再辛苦再受累,心里面也是甜的:普通钢铁工人的收入,就和正九品官差不多,熟练工能拿到相当八品官的薪金,至于他这位皇家兵工厂的副厂长嘛。收入更堪比五六品的大员了——别瞧五六品官小,放到地方上,那可是一州数县几十万百姓的父母官呢!
丰厚的收入,足够养活一家老小,过上体面的生活,将来退休之后还有养老金拿,生活无忧,自然有劲儿工作,有劲儿琢磨着把活干的更好。
就算是没有管理能力的普通工匠,爬不上工头、监工、督造、厂长的管理岗位,这辈子也还有一条路:八级技工考核,从第一级开始逐级往上考,每一级都有盖着工商部大印的资格证书,那红彤彤的部堂大印,过去可是朝廷命官的告身文牒上才有的咧!且不说每升一级工薪就往上涨,就是把考得的技工证书,供在祖宗灵前,那可是大大的光彩呀。
张驴儿相信,自己负责的工厂里,不会有任何人抱怨这高温下的工作,因为比起过去的颠沛流离,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大半年,收成却大半被地主拿去的生活,现在可好得太多太多。
不过张驴儿显然太过于自信了,就在他四处审视高炉、平炉、炒钢炉、炼焦炉等各处情况的时候,高炉下刚刚做完除渣工作的年轻工人申福通就将手中钢钎往地上一贯,气咻咻的蹲一边生闷气去了。
“怎么了?”老工人黄德义见出铁口的铁水很少了。便关上了生铁活门,转而关心起自己的徒弟——这小家伙刚参加工作两个月,懵懵懂懂的,可不要受了什么委屈憋在心里。
不问还好,这一问呐,申福通的眼泪就扑扑的掉下来了。
黄德义急了,长满老茧的大手一挥,拍着胸脯道:“咱们这兵工厂啊,有差不多十年的岁数了,还是皇帝亲手在琉球建的哩,往大了说,咱们这些老工人都是正经八百的天子门生,谁要胡来乱来,給师傅说,师傅替你告御状!”
楚风当年在琉球建钢铁厂,由冯火山主管,后来得到雷洪和他的儿子们加入,又成立了兵工厂,随着大汉帝国迁都临安,政治经济重心渐渐转移,两个厂也大部迁到临安。合并为皇家兵工厂。
当然,在琉球的部分也没有丢下,两个老厂还在承担生产任务,但分工上生了变化:临安皇家兵工厂主要负责内销,也即是承担汉军武器盔甲的制造,以及其他民用钢铁产品;琉球的两个老厂则以外销为主,军民产品以海路之利,远销南洋、波斯湾和**海,甚至被**和欧洲的商人转卖到了西欧。
黄德义便是楚风当年建厂时就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当年汉皇亲自指点建造水力锻炉,他还亲手给皇帝递过扳手呢,这一事件早已成为他必胜难忘的光荣,每逢酒后就要吹嘘一番——哪怕在大汉皇帝面前,他战战兢兢的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也不妨碍他以“天子门生”自居。
申福通喃喃的念叨着:“没用的,没有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