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章 收官十三:朝秦暮楚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49章 收官十三:朝秦暮楚 (1 / 7)
        于孟华敏感的鼻子抽吸两下。他从空气中闻到了别样的味道,高丽王宫常年充斥着酸腐的泡菜味儿,时常入宫投递国书的于孟华已经非常熟悉,但今天满月台前多了一股淡淡的血腥气息。

        宫女们头顶上盘着沉重的锅盖头,大饼子脸涂着厚厚一层铅粉,无论她们装得多么镇定,于孟华按照情报司李鹤轩传授的方法,早已从她们略带犹疑的眼神、过快的呼吸频率和双手下意识撮动衣襟的行为中,看出了几分端倪。

        大汉帝国所有的使节,不仅仅是优秀的外交家,还是非常杰出的情报人员。

        王昛从名义上的大殿实际上的茅草棚子里走出,高丽群臣什么左赞成右议政的呼啦啦跪了一地山呼舞蹈,他瞧也不瞧,冲着于孟华满脸堆笑降阶相迎,双手抱拳道:“番邦小国之主,恭迎大汉天使!”

        这样场面,高丽群臣早已司空见惯,高丽早已成为大汉的属国,所有朝仪制度都比照藩国体例执行,譬如王昛不得再称海东天子,只能称国主。群臣山呼曰“千岁”而非“万岁”,所有辅政大臣不得称宰执、丞相,只为左赞成、右议政,都开京降为开城,诸如此类。今日是赴宴,王昛还可以一揖到地,要是大汉天使捧了皇帝敕令前来,他还得焚香顶礼、三叩九拜咧!

        不过,比起凶恶横暴的阿塔海,至少这位文质彬彬的汉使待人和气得多,大汉也没派个公主来给王昛戴绿帽子,相形之下,群臣倒是觉得做大汉的狗,比做北元的狗稍微舒服一点儿,见国主王昛的注意力放在汉使身上,就有人低声议论道:“汉使虽然高傲,终归比元使好了许多,当年阿塔海骄横无状,将我高丽君臣视为奴仆走狗,忒也无礼;这位汉使于孟华于大人倒是和气得多,上次邀他到我家小酌,甚是温文有礼……”

        众臣子一看,原来是议政府左赞善黄忠栩大人,正二品位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很有些得意的样子:天朝使节,尊荣尚凌驾国主之上,黄忠栩能请动他到家饮宴。这就是天大的面子啊!

        高丽本师法中国,国王之下设三省六部,关起门来也自称什么天子、皇后、太子的,大汉逐走元兵,就不许他们暨越了,朝廷改叫议政府,左右丞相改作左右议政,参知政事改为左右赞成,尚书左右丞改左右赞赏,均为宰执大臣,黄忠栩实为高丽副相之职。

        即便是高丽副相,能将汉使请到家中饮宴,都是了不得的光彩了!

        黄忠栩得意洋洋,小官们顿时眼睛里**辣的,捧臭脚的话一套接一套:“听说汉使于孟华于大人出身泉州小山丛竹,乃是宋际大儒朱熹朱文公一脉嫡传,自然是谦谦君子、斯文气象,决非鞑子阿塔海一介武夫可以相比的。”

        “对对对,”有人接着道:“黄大人家学渊源,所以汉使才特别青目。高丽归汉,国中倾慕天朝儒学。卑职近来读《四书新解》、《五经新编》颇有心得,惜乎高丽偏远,不得与中原君子砥砺磋磨,究竟有许多不明不通之处,黄大人既然与汉使于大人相熟,可否引见一二,让这位博学宿儒来解开卑职的困惑?”

        好嘛,打蛇顺杆爬,这哪是要砥砺儒学,分明是想找终南捷径,靠着汉使往上爬呢!不过也难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王昛政令不出开城,金朴二帅一南一北都是半壁江山,算下来倒是汉使既能长袖善舞纵横捭阖,又可以汉军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如今汉使就是高丽的太上皇,正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呢!

        一时间众官连正在接待汉使的国主王昛都顾不得了,众星捧月般围着黄忠栩,谀辞如潮涌浪翻,马屁与牛皮齐飞,高帽共长天一色。

        左赞善黄忠栩得意洋洋的斜了眼政敌崔璟颢,心头那个舒坦就别提了:高丽人都是墙头草随风倒的性子,只隐隐约约透露了点儿和汉使的关系,这些人就像牛皮糖一样的粘了上来,其中还有不少是以前和崔家暗通款曲的人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