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65章 妙高台 (3 / 4)
待众人笑够了,楚风指着胖大和尚道:“这位慧禅师父,是金山寺的方丈,据他说要重修大殿重塑金身,各位女施主不妨随喜随喜——我可是早就听说方丈师父的轶事,若布施一两银子便有‘茶’字,待施舍十两银子,便换做‘上茶’,要是施舍百两纹银,那可就是‘上好茶’了。各位要不想喝冷冰冰的苦茶,还是布施点好。”
慧禅方丈满头油汗,唯唯诺诺的道:“皇上说笑了,小僧岂敢,岂敢。”
服侍方丈的小和尚奇怪了,这位方丈师父是个佛面上刮真金的主儿,怎么今天就像个锯了嘴的葫芦,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
看着小徒弟惊讶的目光,慧禅心头苦笑:谁不知大汉皇帝赫赫兵威如日中天?如今江上的炮声比雷公爷爷威还吓人,一条长江染成了火海,天崩地裂赛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声势又胜过了白娘子水漫金山寺,也是你小和尚不知深浅罢了……别说在他面前插科打诨,师父我老人家连膝盖弯儿都打颤呢!
陈淑桢少年曾向南少林高僧学艺,听到布施两个字,也就莞尔一笑,随口许了千两白银,亲兵队长杜鹃就从怀里摸出一叠大汉金钞递到慧禅手中。
妈呀,一千两白银,平日里可得上多少茶才弄到手啊!慧禅手指尖摸着金钞,登时心也不乱跳了,膝盖弯儿也不软了,各种俏皮话潮水般喷涌而出,只把陈淑桢捧得天上第一地下无双,又是什么母仪天下,又是什么仁孝懿德,大有佛祖爷爷说法,香雨纷飞、天花乱坠之胜景。
哪知这位陈总督曾亲提十万雄师、力抗唆都铁骑,身历故宋、大汉两朝重臣,心性霁月光风,常怀恢复华夏之志,哪儿把一个大和尚的吹嘘放在心头?
见娘娘不怎么在意,慧禅心下急,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娘娘是带甲十万的巾帼英雄,方才那些吹捧,在俗女子耳中已是颇为受用,于她却没什么意思嘛!他眼睛一转,赶紧转移话题:“本寺妙高台乃昔年杨国夫人梁红玉击鼓战金山之所在,今有娘娘起畲汉义军力抗鞑虏,与梁氏夫人前后辉映,咱们何不移步妙高台抚今追昔?”
梁红玉?不仅陈淑桢来了兴趣,那群女兵们哪个不是两眼冒星星?金兵南侵、社稷将倾,梁夫人起于营ji而立不世殊勋,自然是她们这群小女生的偶像。
“好啊,请大和尚从前带路!”楚风也想看看那位千古奇女子擂鼓战金山、大破金兀术的古迹。
妙高台上,江风频吹,大江上下杀声震天,陈淑桢凭栏观战,大红色的宫装猎猎飞扬,修眉入鬓、凤眼含威,刹那间楚风恍如回到了百余年前,陈淑桢飘飘欲仙的身影化作了那位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毅然和丈夫并肩作战,于百万金兵之前、在金山上擂响战鼓的奇女子,动作飘逸灵动,宛如敦煌飞天……
“小僧请陛下留一墨宝,以记今日之事,以供后人瞻仰。”慧禅恭恭敬敬的捧出了笔墨纸砚,他知道,若是皇帝能在此题字留名,妙高台必能成为金山寺的胜景,今后善男信女到此凭吊一番,多收的香火钱,说不定远远不止一千两白银呢!
楚风略一思忖,正色提下了八个大字:“红妆翠袖;青史丹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