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63章 尘埃落定 (1 / 4)
临安府下辖余杭、富阳、盐官、钱塘等县的谏议员选举和谏议院设置工作步入了尾声,其中钱塘县的选战最为激烈,若不是警察们严防死守,几乎就要上演全武行的好戏了。
这天秋高气爽,钱塘县衙署前面的广场上挤得人山人海,识字的掂着脚尖伸长脖子往布告栏上看,认不得字的老粗则逮住一个长衫儒服的就拉着不放他走:“先生,劳烦您说一声,这选出来的谏议老爷,都是哪些人呐?”
全县选出的十一名谏议员,名单就贴在布告栏上,这天钱塘县百姓到衙门口看榜,比故宋朝时候看殿试三甲跨马游街还热闹。
从古到今,都是天子设百官、百官牧万民,哪儿有让老百姓来选官的道理?——虽然谏议员并不是帝国官僚体系中的一员,但百姓们还是按照习惯认为谏议员就是官老爷,从选战中候选人略带谄媚的笑容和挨家挨户承诺许愿的过程中,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民贵,社稷次之,君最轻”:就连范老爷这样大斗进小斗出的角色,也一改往日作风,修桥铺路积德行善,以前见了苦哈哈们,他一张大胖冬瓜脸直仰到天上去,现在呢?那笑得是浑身肥肉上下乱颤,让人疑心他要抖下二两肥油来!
百姓选官,哪怕选的是没有品级没有实权没有俸禄的县级谏议员,也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庄稼汉,也知道了看起来高高在上大汉帝国,原来离自己不远,大汉帝国的公民,和老爷们的距离,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新崭崭的钱塘县小学,没有.雕梁画栋,却有钢筋水泥的坚固教室,没有金雀屏风,却有玻璃镶的明亮透光的窗户,没有汉白玉石阶和旁逸斜出的梅花,却有广阔平坦的三合土操场和花坛中迎风招展的五色菊花。
大汉帝国对各地学校建设只有.一条规定:凡某地学校没有官署建设得好,该处地方官立刻就地免职!
供着菊花、兰草的教师办公室,.陈设简朴而大方,正值午饭后的中午时分,方秀才没有像过去那样踱到茶楼喝上一壶绿云香片,而是留在这里和同事们谈天说地,因为今天是答案揭晓的日子。
牛先生翘着一蓬花白的胡子,点头感叹道:“常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范某人在蒙元治下何等不堪,在我大汉天朝治下,却像换了一个人,若是单看他如今的所作所为,当真称得上大善人三个字。”
范老爷做善事,短短十来天怕不花出去上千两银.子,就算临安百姓天子脚下眼界大,也不由得啧啧赞叹。
“不过,范某人大约选不上罢?此人以往劣迹斑斑,.市井中多有传闻,想必是不会选上的。”方秀才摇头晃脑,觉得不至于把过去声名狼藉的范老爷选上谏议员,“陛下搞这么个谏议院是为了体察民情监督官员,若是让堂堂天子脚下选出个有污点的谏议员,那成个什么话!”
被方秀才一顿.抢白,牛先生瘪着嘴不说话,马先生则喜笑颜开:“对,我可不看好范某人!相形之下,我宁愿选崔世安崔老头子。”
方秀才摇摇头:“崔世安固然是穷苦庄户人出身,能替穷人家说话,又是英烈遗属……不过嘛,他目不识丁,如何议论政务得失,匡正地方官吏?”
范老爷和崔世安是当下钱塘县的两大热门,这方秀才却说他两个都选不起,他到底支持谁呢?这下连马先生也摸不着头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