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6章 多收了三五斗 (3 / 6)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临安哪怕乡下种田的泥腿子,也是眼界极大的,大宋天子在位的时候,这里是东方最大的海港,航线近通高丽、日本,远达东非沿岸,**、天竺、南洋、日本的各式船只,蒲家规模巨大的船队,以及大汉立国之后往来此处的船尖利的汉船,临安人早已见惯不惊,但今天他们真正震惊了。
当年张世杰张枢密率大军奉海上行朝出海,艨艟巨舰不知几许,之后御赐金刀九拔都张弘范统领大元水师南下闽广征伐行朝,尾相接帆影如云,不过这两支规模巨大海上力量和今天见到的相比,就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了。
“回家啦,回家啦!”站在各艘巨舰船头的侯德富、张广甫、祝季奢、洪梅氏、郑子等人,无不热泪盈眶。
炎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不论有多么伟大的成绩,他的根始终留在家乡,美丽的家乡,始终在深夜梦回时分魂牵梦绕。
祝季奢轻摇羽扇,他财雄势大,说话颇有指点江山的气概:“江南钱塘江上多有弄潮儿,洪家婶子,你在江南新建码头,以这里为渔港出海捕鱼,不愁没有好水手、好船长!”
洪梅氏放声笑道:“唉呀,祝家兄弟就知道打趣老婶子,你祝家兴于商贸,江南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能不能把银子从两淮盐商、苏州丝商口袋里摸出来,就看你祝老弟的手段如何了!”
“却又来!我祝家小商小贩算得什么?江南以运河北通山东、河南、华北,溯长江而上则从江西、荆湖直抵四川,通衢大道纵横交错,郑大哥的运输事业,自然财源广进通四海,生意兴隆达三江啰!”
郑子惟笑而不语,心头却在盘算:王李氏纺织业第一把龙头,苏松常杭嘉湖多的是好丝,多的是机工,若是和她合股在这里设厂摷丝、纺绸,纺棉、织布,岂不是得天独厚?可惜王家婶子在皇帝座舰“海上君王”号,照顾刚刚出月的第二皇后王敏儿,否则和她商量一下,早一天把生意敲定,就能早一天挣回白花花的银子咧!
“你个死丫头,不好生将养,落下病根怎么得了!”海上君王号的官舱中,王李氏正虎着脸,没好气的数落女儿。
王敏儿正扒在窗口看熟悉的临安港口,听到母亲抱怨,她扑哧一笑,吐了吐小舌头——尽管是当妈的人了,从外貌到脾气,和少女时代相比并没有多少变化,还是那么顽皮。
楚风偷眼瞧瞧岳母大人正忙着侍弄小太子,就轻手轻脚的走到敏儿背后,伸手在她柔软的腰肢里一呵:“叫你不老实,叫你不听话!”
坐月子还没满三十天,就听到朝廷准备迁往临安的消息,敏儿立时就闹开了,要随着楚哥哥一块回临安老家,小丫头说了:“楚哥哥第一次去临安,我还怀着宝宝,没去成都气得不行呢!这次再不带我,就、就……”
楚风很后悔当时追着问了句:“就怎么样?”
“我、我”,老实巴交的敏儿急红了脸,半天憋出句:“就不给宝宝喂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