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6章 飞速发展 (2 / 3)
楚风一点不担心囤粮不售来逃税。他算过了。每个壮劳力种三十亩地。双季稻年收米一百石。而平均每个壮劳力供养两到三个家庭成员。加起来每年最多吃个十来石。剩下地不管你囤不囤起来。终归要进入市场化环节——终不至农民会让粮食烂在仓里。
琉球汉国农业政策地成功。最主要归结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地主。宋代地主一般会收取产出地一半。加上皇粮国税。农民手上就所剩无几了。仅能维持温饱。每逢灾年就会在贫困线、甚至死亡线上挣扎。汉国境内全为自耕农。人头税、地亩税全部免征。农民生活比之福建。甚至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五倍()
农民富了。就要消费。大规模商业生产导致社会分工细化。农业生产也呈现专业化趋势。农户现。又种田又饲养又纺织地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没有市场了。比如饲养家畜。如果自己吃。不如买价贱如土地海鱼、鲸肉。如果作为高档肉类出售。又比不上洪家二婶大型养猪场、养鸡场地价格优势。那么。与其花时间养猪。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间。多种几亩水稻划算。于是有地农户专业种水稻。有地靠近城市。就专门种蔬菜、种水果。有地人养猪经验丰富。就到财税部贷款。也办起大型养猪场……
分工细化导致了交易活跃,农民出售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买回陶瓷器、牲畜、服装、盐巴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年轻人还会到城里喝点小酒、听听说书。财税部在他们出售农产品的时候收了一次税,当农民们拿钱消费地时候,促进了工商业的展,间接让财税部又收了一次税。
汉国不征农税,但从长远从全局看,从农业上得到地收入,比封建王朝敲骨吸髓式的拼命搜刮农民,所得更多。
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威力。
军事上,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极大,加上开新城,水师炮船一条也要一百五十个人,于是汉军陆师的征兵比例降低到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截止大汉元年、大宋景炎二年、西元1277年底,汉国水师拥有炮船四条、捕鲸运输班轮各式剪式船十五条,陆师正规军二千四百人。水陆两军总兵力约三千五百。
楚风把从征讨山越人莽岳部落开始,历次战争中受伤、致残、年纪过大的老兵从一线部队中退出来,成立新兵训练营。新兵不再由各部队自行培养,而是在新兵营经过两个月强化训练后充实到战斗部队。
上次出兵赣南。暴露了步炮协同的问题:炮队随军去赣南,琉球本土和泉州漳州就没有一门陆军炮了!
合成化是近代军队的必经之路。楚风召集兵部和汉军高级将领,按后世比较成熟的三三制对陆军编制进行了调整:
彻底取消弓箭手,步兵全为长矛兵。每十名编为一个班,设正副班长,士兵为列兵,正副班长为下士。
三个步兵班为一排,正副排长为上士、中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